-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压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高压技术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高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基础知识; 2. 了解高压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掌握高压浸出的原理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 注意高压釜的操作、高压动密封、高压控制和高压安全措施。 1 概述 2 超临界萃取 3.1 高压的压力源(1) 高压泵——流体介质在高压容器之外获得压力的机械设备 高压泵的分类: 活塞泵 隔膜泵 单动和双动 单缸和双缸 3.2 高压浸出工艺 (1) 浸出过程的技术问题 (2) 典型的高压浸出:碱性高压浸出;酸性高压浸出;弱碱性高压浸出 (3) 高压浸出工艺 单个高压釜间歇浸出 多个高压釜连续并流浸出 反应热效应与浸出工艺 精矿分解 苏打分解法 苛性碱溶解法 苏打压煮法 盐酸分解法 钨酸钠和钼酸钠溶液的净化 沉淀人造白钨法 铵钠复盐结晶法 溶剂萃取法 离子交换法 氧化钨、氧化钼的制取 仲钨酸铵和仲钼酸铵煅烧法 纯钨酸和钼酸煅烧法 钼酸钙型矿的加压溶出 苏打压煮 CaMoO4+Na2CO3=CaCO3+Na2MoO4 碳氨压煮 CaMoO4+(NH4)2CO3=CaCO3+(NH4)2MoO4 3.7 高压控制技术 为了实现高压釜内的某种反应,达到预期指标,就要对高压釜及其内部各种参数进行控制。 温度控制 压力控制 料位控制 停留时间控制 流动状态控制 参数的显示与自控 砷黄铁矿、黄铁矿的加压预处理 步骤: 磨制好的矿浆加木质素磺酸盐预处理; 打入高压釜中,将温度升至150~175℃,停留2小时; 自蒸发降温至100℃,继而放料; 将料浆液固分离,洗涤,送入氰化工序。 特点:环保,时间短,1-2小时;成本低,指标稳定。 (2)弱碱性高压浸出 1-高压釜;2-进料管;3-卸料 管;4-孔板;5-自蒸发器;6- 挡板;7-汽液分离器;8-料浆 入口;;9-卸料管;10-储槽; 料浆制备槽;12-压力计 1-总硫; 2-以SO4=形式存在; 3-镍; 4-以SO3NH2-形式存在; 5-铜; 6-以S2O6=形式存在; 7-以S2O3=形式存在。 3.4 浸出工艺流程 (1) 单个高压釜间歇浸出 矿浆在单个高压釜内进行加热、反应、冷却之后排除高压釜,完成一个循环。 单个高压釜浸出的能量利用率很低,有的过程在冷却时发生二次反应,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Time,min C反应物 C产物 (2) 多个高压釜连续并流浸出 矿浆在多个高压釜内进行加热、反应、冷却之后排除高压釜,完成一个循环。矿浆流动的动能由泵提供。 多个高压釜浸出的能量利用率高,冷却过程在自蒸发器内进行,无二次反应发生,反应效果好。 自蒸发器具有回收能量和降低流体压力的功能。 τ- 平均停留时间; θ- 停留时间; N- 浸出级数; E- 分布函数,E=θτ τ N=6 N=4 N=2 3.5 高压釜的形式 冶金用的高压釜为圆筒形,按放置方式分为立式高压釜和卧式高压釜两种。 立式高压釜:圆筒形高压釜竖立放置,靠机械动力进行搅拌; 卧式高压釜:圆筒形高压釜横卧放置,中间用隔板分离为多室,每个室由机械进行搅拌(搅拌功率小)。 3.6 搅拌的方式 搅拌器分类举例 机械搅拌:靠机械动力进行的搅拌,有桨式、涡轮式和推进式; 电磁搅拌:靠电磁感应施加力于搅拌介质; 超声波搅拌:靠超声波振动而施加力于搅拌介质, 为非接触式搅拌; 气力搅拌:靠气体带动周围的液体运动形成搅拌。 * * 称作压力容器的条件: 最高工作压力0.1MPa 容器内径0.15M,V0.025M3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高压技术就是研究如何安全实现压力容器内反应的科学。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 超临界现象发现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等国即进行以超临界丙烷去除重油中的柏油精及金属,如镍、钒等,以降低后段炼解过程中催化剂中毒的失活程度。但因成本过高,未能实用化。1973年及1978年第一次和第二次能源危机后,利用超临界流体进行分离又重新受到工业界的重视。 我国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这项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引进我国,在医药、食品和化工领域有较快的发展。尤其在生物资源活性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方面比较广泛,但在设备的研究等方面却相对落后。在历经引进和仿制设备、工艺技术等阶段后,我国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逐步走向工业化。 1.2 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 不仅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还要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荷载,具有一定的寿命等。 (1) 最佳的结构形式 压力容器承担的任务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