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需氧芽胞杆菌属(Bacillus)48个种 与医学有关5个种 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 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 蕈状芽胞杆菌(B.mycoides) 巨大芽胞杆菌(B.megaterium) 苏云金芽胞杆菌(B.thuringiensis) 流行病学意义 人畜共患 人类炭疽病的惟一传染源:牲畜炭疽 畜牧区往往高发区 自然感染以皮肤炭疽为主 接触病畜组织器官排泄、带芽胞的皮毛、尘土、气溶胶等 生物武器感染以肺炭疽为主 是首选的生物战剂 食草动物因牧场、饲料被芽胞污染经口感染。 乙类传染病 发生肺炭疽按甲类处理 一、临床意义 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是牛、羊等食草动物的传染病 传染源 患病食草动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 人 接触——皮肤炭疽:最常见 食用——肠炭疽 吸入——肺炭疽 败血症,死亡率极高 炭疽性脑膜炎 致病物质 荚膜: 抗吞噬 炭疽毒素: 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 形态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G+杆菌 两端平切、竹节状 有毒株可有明显荚膜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蕈糖 有些菌能迟缓发酵甘油和水杨素产酸不产气 水解淀粉、还原硝酸盐 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不利用柠檬酸盐、不 分解尿素 在牛乳中生长2~4天牛乳凝固→缓慢胨化 触酶(+)、卵磷脂酶弱(+) 抗原构造 菌体多糖抗原 耐热、耐腐败,长时间煮沸仍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环状沉淀反应(Ascoli热沉淀反应) 特异性不高 与毒力无关 是多种植物凝集的受体 荚膜多肽抗原 与毒力有关 荚膜肿胀试验 有鉴定意义 荚膜抗体染色 抵抗力 强 生物武器 煮沸10min或干热140℃3h才能杀灭芽胞 对碘和氧化剂较敏感 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酶素均敏感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皮肤炭疽:病灶深部标本 肺炭疽:痰和血液 肠炭疽:粪、呕吐物 脑膜炭疽:CSF、血液 死亡动物:严禁解剖,可消毒皮肤后割取耳朵、舌尖,采集少量血(心血),局限性病灶可取病变组织或附近淋巴结。 涂片染色: G染色、荚膜染色、芽胞染色—初步报告 荚膜荧光抗体染色 核酸检测:核酸杂交 分离培养: BAP、戊烷脒多粘菌素B平板 2%兔血清肉汤增菌→分离培养 鉴定试验 形态和菌落特征 生化试验:表12-1 串珠试验: 接种于含青霉素(0.05~0.5U/ml)的肉汤中,37℃ 6h,高倍镜下见大而均匀成串的圆球状菌体 类炭疽无此现象 致病性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剧毒(对人致死量为0.1μg) 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 分A~G 7个型 作用于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抑制外周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婴儿肉毒病 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及处理 食物中毒患者:食物 婴儿肉毒病患者:粪便 食品卫生检样样品:发酵制品(豆瓣酱、臭豆腐等) 粪便、食物等标本可先80℃加热10min,再厌氧培养 毒素检查 毒素检查(动物实验) 毒素检出试验 待测物精处理,腹腔注射小白鼠,约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出现肉毒中毒的典型症状,注射后数小时即可发病,24h内死亡,观察4d~7d。 毒素确认试验 直接注射试验组 煮沸15min对照组 多价血清处理对照组 毒素定型试验 用A~G各单型及混合抗毒素分别处理样品,分别注射小白鼠,观察96h。 鉴定依据 形态染色 厌氧,能消化肉渣且变黑,产生恶臭味 菌落边缘有皱褶 毒素分型 共同特征 G+杆菌、一端或两端膨大成棒状 染色不均匀,两端浓染或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芽胞 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 白喉棒状杆菌——致病菌 类白喉棒状杆菌——条件致病菌 所致疾病 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 假膜→→窒息 毒素 外周N炎:膈肌麻痹 声带麻痹 软颌麻痹 心肌炎 二、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G +细长微弯的杆菌 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常排列呈V、L、X等文字形 异染颗粒——鉴别特征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高,含血液、血清、鸡蛋的培养基 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或鸡蛋斜面 BAP 亚碲酸钾BAP 亚碲酸钾BAP: 黑色菌落 各菌型还原能力不同(黑色或灰黑色) 液体培养基: 菌型不同其生长特点也不相同 生化反应:表12-2 分解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果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甘露糖,一般不分解蔗糖,吲哚 (-)、硝酸盐还原(+)、触酶(+)、氧化酶(-)、明胶液化(-)尿素(-) 重型能分解淀粉、糖原、糊精,迟缓分解蔗糖 毒素 不耐热外毒素 最主要的致病性质 抵抗力: 对干燥、寒冷和日光抵抗力较其他无芽胞细菌强 对湿热和消毒剂敏感 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