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稿件演示教学.ppt
儿科医生
1.1什么是小儿推拿
唐.孙思邈《千金药方》:首次小儿保健推拿医学文献记载“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寒。”
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按摩的作用已由温通闭塞发展到按摩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
明.小儿推拿兴旺发达时期:太医院-按摩科形成独特的小儿推拿体系。《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
清.小儿推拿临床应用广泛:《小儿推拿广义》--黄峰入洞、苍龙摆尾、二龙戏珠。《小儿推拿辑要》、《推拿易知》等。
新中国.小儿推拿呈蓬勃发展趋势:《实用小儿推拿学》、《小儿推拿学》
90年代.青岛医学院用胃苗记仪和试管对比法观察胃在推脾土、加上内运八卦穴前后胃液对蛋白质消化的分解情况,证明推拿能促进胃的运动和消化功能
1.1什么是小儿推拿
1.2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2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3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概述
1.3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概述
小儿推拿的手法有很多种,并且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以下9种手法。
2.1推法
推法为小儿最常用手法之一,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
手法频率较快为200~300 次/分。
直推时,向心方向直推为补法;离心方向直推为泻法;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调)法。
2.2揉法
以中指或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称揉法,亦可分别称为指揉法,掌根揉法,鱼际揉法。
2.2揉法
【手法要求】
手法频率为200~250 次/分。揉动时手要吸住皮肤,带动皮下组织随揉而滑动,不可在皮肤上擦。
【临床应用】
揉法为小儿常用手法之一,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
2.3按法
【手法要求】
按时轻重适度,要垂直逐渐向下用力。
【临床应用】
按法多与揉法配合使用,称按揉法,其含义有二,一为向下按的同时揉之;二为按与揉交替进行。
按法的强度与补泻有关,重按为泻法;轻按为补法。
2.4摩法
【手法要求】
手法频率为100~150 次/分。指摩时要指实掌虚;掌摩时要全手掌接触皮肤。
【临床应用】
本法多用于胸腹部位。操作时,逆时针方向及慢速摩动为补法;顺时针方向及快速摩动为泻法。
2.5掐法
2.6捏法
【操作方法】
方法一:用屈曲的食指中节桡侧在后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向前捻动。
方法二:用拇指桡侧在后顶住皮肤,食、中二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住皮肤,双手交替向前捏动。
【手法要求】
提拿皮肤多少及用力大小适中,捻动向前时,应作直线运动。
【临床应用】
第一种捏法刺激量小,适用于3 岁以下的小儿;第二种捏法刺激量大,适用于年龄较大
的儿童。
2.7运法
以拇指或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及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
手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频率为80~120 次/分。
2.8捣法
以中指端或屈曲的食指第二指间关节在一定的穴位上作有节律的叩击,称捣法
【手法要求】
手法节律要均匀,频率为90~100 次/分。快而重的捣有兴奋作用;慢而轻的捣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较强,宜于其他手法结束时进行。
2.9拿法
3.1穴位特点
3.2穴位分类及名称
头面部穴位
攒竹(天门)
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眉弓(坎宫)
两眉头至眉梢成两横线。
太阳
两眉后凹陷中。
耳后高骨(高骨)
两耳后,乳突后缘与后发际交界处。
【临床应用】推攒竹、推眉弓、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为小儿治外感常用四大手法,常配合使用。
3.2穴位分类及名称
头面部穴位
【迎香】两鼻翼外缘,鼻唇沟凹陷中。
按揉法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烧;黄蜂入洞法多用于治疗鼻炎
【囟门(信风,囟会) 】前发际正中点直上2 寸。
推及揉法多用于治疗神志方面病;摩法多治疗久泻,脱肛,遗尿等虚证。
【百会】头顶前后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
本穴为安神定惊首选穴位之一,常与捣小天心,掐十宣等合用。
【风池】颈后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起始部中间凹陷中。
本穴发汗作用较强,如再配掐二扇门则发汗作用更强。
【天柱骨】颈后,后发际中点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本穴降逆止呕作用明显,常与揉中脘配合使用。
3.2穴位分类及名称
胸腹部穴位
【天突】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治疗咽喉肿痛时,用捏挤法,如配以捏挤大椎,
效果更好。
【膻中】胸骨正中,两乳头联线中点。
本穴为气之会穴,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首选穴。
【乳根】乳头直下2 分。
该穴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多与揉乳旁,推揉膻中,揉天突等合用。
【乳旁】乳头旁开2 分。
本穴常与膻中,乳根等穴配用,治疗呼吸系统诸病。
【胁肋】从两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本穴专消有形之邪,为消积要穴,常与摩腹配用。本法消导之力较峻烈,故虚弱的小儿慎用。
3.2穴位分类及名称
胸腹部穴位
【中脘】肚脐直上4 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