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诗歌训练与解析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阅读下面这首唐宋诗,完成小题 。 秋夜 陆游 抱病齿发非,阅世城市换。 朋侪冢累累,在者亦云散。 穷居嬾①出户,俯仰秋已半。 疏钟②到倦枕,微火耿幽幔。 平生疑著处,忽若河冰泮。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③。 纷纷彼方寱④,袖手不须唤。 萝月⑤忽满窗,悠然付长叹。 【注】①嫩:同“懒”。②疏钟:稀疏的钟声。③既灌:谓古代对天神、祖先的大祭第一次献酒以后。④寐(yì):呓语。⑤萝月:藤萝间的明月。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既说人生百年不过是寄寓在旅舍之中,是十分短暂的,又说诗人在酒后将万事看得真真切切。 B. “纷纷彼方寐,袖手不须唤”颇有深意,表达了对梦中人的些许怜爱,又写出诗人夜不能寐的忧思。 C. “微火耿幽幔”结住前面的抒情,又引出后面的抒情,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D. “疏钟到倦枕”明明要写诗人听到钟声,却偏偏避开“听”字,着一“到”字,化虚为实,将诗人倦怠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E. “齿发非”采用借代的手法,说明作者年老。“俯仰秋已半”采用夸张手法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15.?秋夜引起了诗人哪些秋思?请简要概括。 答案及解析: 1.14. AB??? 15. ①老病之痛;②漂泊之苦;③朋友死散之悲;④光阴易逝,壮志难酬之慨;⑤报国无门,被迫隐居的失落。 ? 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B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诗句作用,DE项考核手法,其中A项,“酒后”曲解文意。B项,“表达了对梦中人的些许怜爱”属于架空分析。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中的“抱病齿发非”分析“老病之痛”;根据“阅世城市换”“百年寓逆旅”分析“漂泊之苦”;根据“朋侪冢累累”分析“朋友死散之悲”;根据“纷纷彼方寱,袖手不须唤”分析“光阴易逝,壮志难酬之慨”;根据“忽若河冰泮”“悠然付长叹”分析“报国无门,被迫隐居的失落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浯溪 张孝祥 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长啸一声,山呜谷应,息禽惊起。问元颜①去后,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 须信两翁不死。驾飞车、时游兹地。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注】①元颜:元结、颜真卿。元结文,颜真卿字和摩崖石碑被誉为“浯溪三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说”通“悦”,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体现作者平生对“浯溪”的喜爱之情。 B.?词的第二句写出了寂静清冷的景象,第三句以动衬静,营造出凄冷孤寂的氛围。 C.?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陈迹的实写和“驾飞车”等情形的虚写,具体表现出作者“说”之所在。 D. “元颜”之“问”,既有对古人的崇敬与凭吊,又有自己消遣自然,不甘孤寂的寄托。 E.?全词抚今追古,内容丰富,感情充沛,具有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15.?词中抒情“主人公”感情细腻而丰富,请结合下阙作具体赏析。 答案及解析: 2.14.AD??? 15.?情感在词的下阙中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在精神上努力寻求解脱,希望“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的悠游岁月;又念念不忘家国,期待建功立业,抒发“中兴碑下,应留屐齿”的激愤之情。还有“元颜去后”物是人非、知音难觅的感慨。 ? 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核诗句作用,B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情感,E项考核风格,其中A项,错在感情基调,不是“喜悦之情”;D项,“消遣自然”,应为“物是人非的感叹”。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