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GN和软交换的发展汇
NGN和软交换的发展 固网产品培训部 课程介绍 本课程介绍NGN出现的背景、NGN和软交换的概念、NGN的体系结构,以及NGN的发展。 以华为NGN解决方案U-SYS?为例,讲解NGN的体系结构及其性能特点。 NGN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它出现的背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的重要方向需要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在协作实践中关注。 学习目标 掌握NGN和软交换的概念 了解NGN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掌握NGN的体系结构 了解NGN的协议体系 了解NGN的发展方向 课程内容 什么是NGN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 这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通过业务和呼叫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分离,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 这是一种开放式综合业务架构。NGN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的网络。 NGN的由来:从NGI到NGN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7年10月10日提出下一代互联网(NGI)行动计划,之后业界提出了NGN概念。 ITU-T对NGN的定义是“GII的外延”。并建立了一个新的项目NGN 2004 Project,作为GII概念的具体实现。 GII: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ETSI对NGN的定义:NGN是定义和部署网络的概念,由于网络在形式上分为不同的层和面,并且使用开放的接口,所以NGN给服务提供商与运营商提供了一个能逐步演进的平台,不断创造、开放和管理新的服务。 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概念:从业务上看 概念:从技术特征看 NGN特点和优势 NGN网络将采用开放式网络架构; NGN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媒体接入层、核心交换层、网络控制层、业务管理层,控制与连接分离; NGN承载网趋向于采用统一的IP协议实现业务融合; NGN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网络; NGN同时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 接入和覆盖优势; 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低。 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企业网应用。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再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 PBX)。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呼叫控制实际上是运行于通用硬件平台上的纯软件,媒体处理将TDM转换为基于IP的媒体流。 Soft 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这一体系具有伸缩性强、接口标准、业务开放等特点,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了NGN的核心技术。 课程内容 基本概念:电路交换 面向连接 按时隙/频带交换,独占线路资源 成本相对较高 基本概念:分组交换 面向无连接/连接 分组交换,线路资源共享 成本相对较低 面向连接/无连接的分组交换 为什么要用NGN 最终用户的需求 统一的分组交换网络平台 运营商业务增长与收益增长 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数据业务流量正逐步成为网络流量的主体,但业务主要收入仍来自话音 数据网络与话音业务相结合,运营商将从两个世界获得利益 电信网络的现状 多业务网并存,独立发展,部分互通 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困难,功能单一,运维分立 负荷不均衡,资源无法共享 重复投资,建网成本高 运营网络需求 考虑投资收益,降低网络总体运维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整合网络资源,保证网络的可持续型发展与演进。 业务丰富,实现方便快速,提高竞争优势。 对细分客户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需要一个基于开放式架构的网络。 不同厂家的设备能互通,不同运营商的设备能互通。 需要一个业务提供灵活的网络。 提供新业务只需要更改应用层组件,不需要升级其它设备。 需要一个可运营、可维护的电信级网络。 提供集中操作维护,多设备统一管理,提高客户响应时间,节省运营投入。服务质量可选,可控制。网络可靠,安全,可扩展,容量满足电信要求。 需要一个多业务融合的网络。 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共享网络资源,节省建网成本。 开放式网络体系结构 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连接分离 接入和覆盖优势 同时支持语音、数据、视频多种业务 我国电信运营商发展的压力 社会对通信业务的需求爆炸性增长,通信能力的低下正在逐步成为用户(尤其是集团大客户)发展的瓶颈。 我国已经加入WTO,国际大型运营商已经开始投资中国市场,给国内现有运营商造成压力。 国内运营商分拆重组,六大电信公司已经成立,电信全业务竞争格局即将形成,需要设法补充各自不完整的网络。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良好关系,也符合国际运作惯例。 各种独立的传统技术已不可能是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