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南区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征稿通知.docVIP

『第九届南区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征稿通知.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届南区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征稿通知

『第十八屆南區中文碩博士生論文發表會 一,會議名稱:第十八屆南區中國文學碩博士生論文發表會 二,主辦單位: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三,會議地點:南華大學成均館C334 四,會議時間:2007年月日(週六) (一)本屆南區中文所(國文所、文學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共有校參與(中正、嘉義、 南華、成大、高師大、中山)。稿件來源分為: 1) (2)開放篇章:自由投稿未曾發表過之論文,錄取數目依品質而定。 (1)????? 保障篇章:請各校自行審稿後保障2)開放篇章:一律由所師長進行審核。 (1)保障篇章:請各校將參與發表之論文(紙稿一式三份與光碟稿一份,另寄郵件word檔),於200年月1日前以掛號寄至 (2)????? 2007年 月 1日前,將word檔一份)以掛號寄 (四)論文字數:以一萬至一萬五千字範圍左右。 (五)徵稿通訊地址:62248 嘉義縣大林鎮中坑里中坑32號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收。 稿件聯絡人:謝宜靜 聯絡電話:0932-762-936 E-mail: ebelfish@ (六) 於十七屆研討會會議決議:研討會論文集將送國圖,並有ISSN,即視為正式公開刊物,可防止一稿多投現象。此決議將由18屆研討會開始,如不願意將論文公開者請勿投稿,謝謝合作。 (七)若有任何異動,主辦單位將另行通知。 六 論文格式: 1請參考南華大學文學所所網:.tw/~literary/newweb/ 2 請交Word電腦打字紙稿(橫排)一式三份,並附光碟稿,另寄郵件word檔。標題14號字,正文12號字,註解8號字。 附件一: 『第十八屆南區中文碩博士生論文發表會 為便利編輯作業,謹訂下列撰稿格式寫作格式 一. 來稿請用正體字,尤其是引文部份請忠於古版之原文。 二. 論文中所出現之重要相關人物,第一次出現時請在括號中註明生卒之西元紀年,皇帝亦註明在位之西元紀年。外國人名、地名及專有名詞均請附註原文。惟偶一提及之著名歷史人物如孔子、周公等,則不必累贅。 三. 每篇論文均須包含前言、結論,無論長短,分別視為一節。中間各節請自擬小標題,各章節下使用符號請依一、(一)、1、(1)之順序表示。 四. 書刊名、篇名之標點符號: 1. 中文書名、刊名、報紙、劇本為《》;論文篇名、詩篇名為〈〉,未出版者請採用「」。 2. 單指一書中某篇文章時兩者並用,如《史記?項羽本紀》,《詩經?豳風?七月》。 3. 篇名中之書名、篇名,為避免混淆,可將篇名中之書名、篇名以「」標示;如〈論「史記.項羽本紀」〉、〈評牟宗三之「性體與心體」〉。如篇名中的篇名還含有其他書名、篇名,則只在篇名中的篇名使用「」以示區別;如〈評李德功之「論史記項羽本紀」〉、〈對張得祿「評牟宗三之性體與心體」之回應〉。 4. 西文書名採用斜體,如無法作斜體處理時,請在書名下劃線;篇名則採用“”。 五. 文稿內引用文字之註釋應詳列出處於註文內,請勿放於行文中;包括:引述之著作者姓名、篇名或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出版年),及起訖頁數等。古書版本可緊標示於出版者之後。格式如下: 1. 所引為著作者: 歐陽修、宋祁,〈則天皇后本紀〉,《新唐書》卷4(臺北:鼎文書局,1989),頁81。 周法高,〈董妃與董小宛新考〉,《漢學研究》,1:1(1983),頁9-25。 Jaroslav Prusek,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敘情與詠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頁109-110。 S. Hsia 夏志清, “Aspects of the Power of Darkness in Lu Hsun” 魯迅作品中黑暗力量的幾個面向 in Hsia’s, The G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 黑暗之門:中國左派文學運動研究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8), 頁146-162。 2. 所引為譯者: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頁264。 3. 引用古籍: 1). 古籍原刻本: 司馬光,《資治通鑑》(南宋鄂州覆北宋刊龍爪本),卷2,葉2上。 或,司馬光,…,2:2a。 2). 古籍影印本: 郝敬,《尚書辨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湖北叢書本》),卷3,葉2上。 或,郝敬,…3:2a。 4. 引用專書: 王夢鷗,《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