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 社会病防治第一节 概述一、社会病: (sociopathy) 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相关的术语还有社会问题、越轨行为与个人行为、特别是越轨行为密切相关例如,吸毒: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是越轨行为;从社会角度来看,其产生根源(至少部分地)在于社会,影响范围扩展到整个社会,控制方式也包括社会措施,因此也可以看作社会病。二、社会病的特点社会病必须具有公共性。社会病的产生根源复杂,但主要在于社会。社会病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社会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改变不适合的社会公共政策,建立健康的社会文化。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健康问题或公共卫生问题三、相关的社会病自杀吸毒意外伤害社会病青少年妊娠精神病性传播疾病第二节 伤害一、伤害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损伤及意外死亡构成图(58.31/10万)自杀交通事故跌落淹死(二)伤害的分类根据伤害性质分:交通伤害溺水中毒跌落(跌倒)火灾与烧(烫)伤窒息医源性伤害职业(工业或农业等)伤害根据伤害发生地点分:机动车伤害发生在工作场所的伤害发生在家庭的伤害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伤害 二 、自 杀(一)概念与分类 自杀: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地(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有意地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Suicide)。 自杀行为的分类按自杀的行为特征主动自杀:采用主动行为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被动自杀:拒绝进食和放弃治疗或安乐死自杀行为的分类按自杀预防的需要分类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约10%-40%的人在其一生中曾经想过要自杀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一般估计自杀未遂率是自杀死亡率的10-15倍左右,中国人口的自杀未遂率目前尚不清楚自杀死亡( completed suicide)(二) 自杀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自杀死亡全世界平均自杀率:15.6/100,000 (WHO, 2001) 自杀率较高的国家:匈牙利、芬兰、前苏联各国、斯里兰卡等(40/10万以上)自杀率较低的国家:泰国、哥伦比亚、希腊、墨西哥、委内瑞拉等(5/10万以下)中国的自杀死亡率为22.2/100,000, 其中农村自杀死亡率接近30/100,000(卫生部,2000)(二) 自杀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地区分布 自杀地区分布与地理环境、民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民素质等有关。北欧和东欧是自杀高发区,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中国、日本、孟加拉等国构成了另一个自然高发带。从中国自然地区分布看,长江流域形成了一条高发自杀带。发达国家城市高于农村,而中国则农村(29.5/10万)远高于城市(11.2/10万)。(二) 自杀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地区分布(续)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杀率排在前9位的省市是宁夏(35.48/10万)、河南(21.61/10万)湖北(32.43/10万)、贵州(21.09/10万)内蒙古(32.18/10万)、广东(17.76/10万)安徽(27.54/10万)、青海(16.64/10万)江苏(24.14/10万)、香港(10.02/10万)和台湾(11.29/10万)较低。(二) 自杀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自杀未遂女多于男,自杀死亡男多于女(在我国城市男女性别自杀死亡率接近,但农村女性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年龄:自杀未遂青少年多,自杀死亡老年人多 在我国,自杀死亡有两个年龄高峰:25~34,60岁以上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者多于已婚者受教育程度低者自杀率高精神障碍与自杀 精神障碍是自杀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为抑郁症——是与自杀密切相关的精神疾病。 在中国,家庭矛盾是与自杀相关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这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 西方国家的许多研究表明,自杀者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最近,有学者对519名自杀者进行较为严谨的回顾性诊断,发现该样本中,40%有抑郁症诊断,7%有精神分裂症诊断,7%有酒精依赖诊断。(二) 自杀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二) 自杀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自杀手段 枪击、炸药、刀伤、自焚、从高处跳下、投水、服毒、服药等。 在我国,约2/3的自杀死亡是服毒导致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服剧毒农药自杀是一种最常见的自杀手段。维特效应 简介:菲利普斯的理论叫做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即自杀模仿现象。所谓「维特效应」指的是两百年前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时代的普遍启蒙意义。对于维特的精神和性格,诸位定将产生钦慕与爱怜;对于他的命运,诸位都不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