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x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要求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①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表现及特点;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①近代以来铁路、公路、水运与航空的发展进步;②近代以来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变迁及影响3.大众传媒的发展:①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进步;②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变迁及特点;③互联网的兴起及特点考点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2)资本主义发展、政治运动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及近代中国政府的政策影响。2.表现(1)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西服、旗袍等与传统服饰并行。(2)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3)居住:外国人设立使、领馆区,西式建筑样式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4)风俗习惯时期变迁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①“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② 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③ 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④ 简约文明(5)农村社会生活:落后、封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知识拓展???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社会生活变迁不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断发易服是反对清王朝的表现,废止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改革开放前(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3)特点: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2.改革开放以来(1)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2)表现领域变化服饰从⑤ 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饮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居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⑥“ 安居工程”其他⑦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数字归纳 “一、二、三、四”归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主题 探究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史料呈现 史料1?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史料2???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摘编自王文泉等《中国近代史(1840—1949)》◆读史指导(1)史料1列举了辫子、传统服饰的弊端,表明当时人们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主张剪辫易服。 (2)史料2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上形成一种主张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思想潮流,这实质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产生了深刻影响。◆史料应用(1)依据史料1,归纳当时人们要求剪辫易服的原因。提示 留长辫不利于行动,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等;会被外国人所笑,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2)根据史料2,概括清末民初时社会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不同原因。提示 变化:从维持中国旧俗到认同西方先进文明,接受追求新潮。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平等自由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2)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3)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4)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2.特点(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