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积盆地分类
华北盆地中元古界构造平面图 对于中国大陆板块,主要是混合环境的沉积盆地,发育大量的陆内挤压盆地、伸展盆地和扭性盆地,有其自身的特点。上述的混合环境盆地仍没有包括全中国大陆板块的盆地类型,例如我国东部的断陷盆地,我国西部的类前陆盆地。 1、裂陷盆地:大陆裂谷、原始大洋裂陷槽、大陆隆和陆阶、大陆堤、活动大洋盆地、弧后盆地…… 2、压陷盆地:海沟、海沟—斜坡盆地、弧前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背驮式盆地、前陆山间盆地…… 3、走滑盆地:扭张盆地、扭压盆地、旋扭盆地、陆内扭性盆地…… 4、克拉通盆地:克拉通内盆地、大陆地台…… Ingersoll等盆地分类方案大体都可以归入四类盆地 盆地形成的三个主应力系(刘和匍,1986) 裂陷盆地 压陷盆地 走滑盆地 1、裂陷盆地:由于引张应力作用于地壳或岩石圈,并发生地壳或岩石圈的开裂和断陷而产生的沉积盆地。 2、压陷盆地:由于挤压应力作用于地壳或岩石圈,并发生地壳或岩石圈的沉降而产生的沉积盆地。 3、走滑盆地:由于剪切应力作用于地壳或岩石圈,并发生地壳或岩石圈的沉降而产生的沉积盆地。 按照盆地产生的直接的构造应力作用方式 4、克拉通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称为克拉通盆地。 盆地的叠置与复合 盆地发育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在这期间可能因为区域构造背景的变化而使盆地的动力学性质发生变化或转化,造成多期盆地的叠置和复合,这一类的盆地叫上叠盆地。 动力学性质和过程的分析,主要靠(1)区域构造背景;(2)盆地基底的构造性质的分析、以及(3)盆地盖层所反映的构造性质进行分析。 思考题 (1)盆地的概念,盆地分析的内容和原理。 (2)Ingersoll和Busby的沉积盆地分类的实质是什么? 沉积盆地分类 一、板块运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 二、 Ingersoll和Busby的沉积盆 地分类方案 一、板块运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 (一)板块运动形成沉积盆地动力学因素 板块构造强调岩石圈板块的水平运动,而盆地的沉降强调地壳的垂向运动。但是板块的水平运动可以派生地壳和岩石圈的垂向运动。例如: 1、板块的水平运动可以直接地导致地壳的垂向运动,如板块的俯冲和碰撞过程中引起板块的升降运动。 2、板块运动过程中使岩石圈或地壳的厚度、地温场和均衡条件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地壳发生垂向运动。 (二)板块运动形成沉积盆地的沉降机制 ① 伸展作用或岩浆侵位导致的地壳薄化作用——拆沉作用; ② 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冷却作用; ③ 地壳和岩石圈的沉积负载作用; ④ 地壳和岩石圈的构造负载作用; ⑤下降岩石圈穿入软流圈的动力流; ⑥高压相变导致的地壳密度增大。 沉降机制 均衡破坏 均衡作用 沉积盆地 二、Ingersoll和Busby的沉积盆地分类方案 Ingersoll和Busby 等(1994)按板块构造环境(包括基底类型、距板块边界的远近、板缘类型)将沉积盆地分类 5 大类,共26种盆地: I.离散环境 Divergent Settings II.板块内部环境 Intraplate Settings III.聚敛环境 Convergent Settings IV.转换环境 Transform Settings ( and Transcurrent-fault related basins) V.混合环境 Hybrid Settings Ⅰ.离散环境(2类盆地) 大陆裂谷(Terristrial rift valley) 陆壳内裂谷,常伴随双峰火山活动 原始大洋裂陷槽(Proto-oceanic rift trough) 初生洋盆,以新洋壳为底,侧翼为年轻张裂大陆边缘 大陆裂谷 原始大洋裂陷槽 Ⅱ.板内环境(7类盆地) 1.大陆隆和陆阶(Continental rise and terrace) 在大陆和大洋交界的板内环境的成熟张裂大陆边缘 2.大陆堤(Continental embankment) 在张裂大陆边缘向海一侧建造的推进沉积物 3.克拉通内盆地(Intracratonic basin) 在轴部下面为古裂谷的宽阔的盆地 4.大陆台地(Continental platform) 薄而广泛沉积覆盖的稳定克拉通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克拉通盆地 海岸地形 陆阶和 大陆隆 大陆堤 陆阶 板块构造的演化顺序 裂谷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克拉通内盆地 中俄罗斯盆地剖面图(Milanlovsky,1981;转引自陈发景,1992) 克拉通内盆地 华北东部盆地及邻区晚古生代晚期南北向沉积构造剖面图 大陆地台 5.活动大洋盆地(Active ocean basin) 大洋中,由离散板块边界形成的、以洋壳为底的盆地。 6.大洋岛屿、无震中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