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精选.doc

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精选

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28卷第4期 2009年8月 武夷学院 JOLfRNALOFWUYIUNIVEIⅡY V01.28No,l4 AUG.2o()9 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祁少华 (武夷学院信息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审美的回归与品位的提升,是深化旅游开发的必然要求.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l文化双遗 产地,观光旅游一直是主体,文化旅游尚未形成气候.武夷山旅游业要有所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文化旅游的 价值取向,深入挖掘文化旅游的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关键词:文化旅游;武夷山;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09(2009)04-0008-04 一 ,文化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追求不再 局限于游山玩水,一种以享受文化为主题的一种旅游 方式——文化旅游渐渐兴起.文化旅游是一切以人文 动态和物质文化内涵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它依托旅游 吸引物的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的载体和表现方式,使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文化,历史,艺术,风俗,语言,宗教 等进行探索与学习.文化旅游与传统的观光旅游,度 假旅游,会议旅游,购物旅游相比,更突出旅游经历中 的文化体验[1]. 文化旅游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据资 料统计,在美国,有27%的人每年将数十亿美元花在 文化旅游上,早在1996年,就有5400万美国人至少 一 次行程l61KM的旅游活动是参加博物馆和历史景 点,有3300万人专门为参加文化活动和艺术节而旅 游[2].也据专家调查,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65%的人 是进行文化旅游,旅游者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 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奥 地利的音乐文化旅游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往,作为 收稿日期:2009—02—18 作者简介:祁少华(1975一),男,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旅游经济及市场营销. 文艺复兴摇篮的意大利,其丰富的绘画,雕塑和建筑 每年同样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前来游览. 在国内,也因我国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 氛围,文化旅游项目受到境外广大游客的青睐.旅游 研究专家曾对日本和欧美来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做 过调查,调查显示日本来华旅游动机分类大体是:了 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族风情的占 22%;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观赏工艺美术的占 7%;其它的仅占4.5%.在2007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 中,北京,西安,南京,成都,杭州等这些文化底蕴深厚 的古城名列其中,是海外旅游者在中国的首选旅游目 的地.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旅游者的心态在改 变,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吸引着新 的客源市场. 二,武夷山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武夷山在1999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授予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文化遗产主要有:研究 先秦及古闽人文化的珍贵遗物——架壑船棺;长江 以南保存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古城址——闽越王城遗 址,是一个消失文明历史的见证;统治中国达700多 年,在当时学术上处于牛耳地位的理学文化,是封建 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广泛影响到东南亚地区,蔡尚 思曾做了这样的评价: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 祁少华: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9? 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山, 相安共处,是和谐发展的典范;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 名茶之一,大红袍冠天下,正山小种——英皇室御用 茶,精湛巧妙的制茶工艺,诗意雅兴的品茶艺术让游 客流连忘返;武夷山纯真的民风,民俗,民居建筑在闽 北独树一帜,有较高的观赏,体验价值嘲. 武夷山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价值的体现却遭遇 尴尬.根据调查,游客中80%是慕武夷山水而来,所重 点游览的项目也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留给旅游者印象的是山清水秀,而对武夷文化并 不深刻,当问及:游完武夷山,你对朱熹有何了解? 许多人的回答竞是:不就是与胡媚娘在狐狸洞谈情 说爱的那个,对朱熹理学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目前武 夷山也开发了几个文化旅游景点,如闽越王城,下梅 古民居,五夫朱熹故里,曹墩民俗文化村,但是基本是 处于惨淡经营状态.如闽越王城每年游客量仅16000 多人次,只有3O万元的收入,而当初建设时5年一共 投入1000万元,维持经营每年的正常开支至少需要 100万元,实在难以为继,景点内每日上下午固定的 闽越风情演出被迫暂停[41.其他景点,如下梅古民居, 曹墩民俗文化村等也是门庭冷落鞍马稀,基本属于 半开放状态,经济效益低,开发者几易其主.承载风光 与文化两个秤砣的双世遗之秤明显失衡,文化只 是附属品,价值得不到显现. 与同是世界双遗产地的泰山,黄山相比,武夷山 的旅游厚度在数字上就凸显差距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