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坚1,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推荐.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坚1,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推荐

*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1~16世纪) 本章主要讲述:夏朝的建立和国家的产生;中国法律的起源;刑、法、律的释义及其运用;夏朝的主要立法、刑事法律制度、监狱制度及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 中华始祖 盘古开天地 女娲氏、共工氏、有巢氏 等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zhuan xu),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 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 为人臣。--《史记· 夏本纪》 * 一、夏朝的建立和国家的产生 (一)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1世纪 1、原始人群-→氏族(母系→父系)-→农村公社 -→黄帝-→尧-→舜-→禹-→启 2、原始民主制-→禅让制-→世袭制 (二)国家与法的产生 1、国家建立的标志: a.按地域划分国民:“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b.建立了公共权力:“六卿”、“九牧” 2、法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 * 二、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 基本理论: 原始习惯-→习惯法-→制定法 什么是习惯? (二)从“礼”到“法”的产生 豊 禮:表示一个盛有双玉的奉事神和人的器皿。指奉神之事,即祭祀。当这种器皿广泛用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后,它就成了奉神祈福和祭神敬祖仪式的代名词。 (三)从“军令”到“法”的产生 《汉书?刑法志》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zuo);薄刑用鞭扑。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 (四)苗族的习惯法 * (五)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起源的时间: 1、起源于黄帝时代说 如《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众暴寡。放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又如《管子?任法》有:“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 * 2、起源于尧舜时代说 如《尚书?吕刑》说:“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竹书纪年》说:“帝舜三年,命咎陶造律。” 3、起源于夏代说 如《左传》昭公六年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汉书?刑法志》说;“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哀,始制肉刑。” * 关于起源的源头(渊源) 4、刑起于兵”、“兵刑合—”说 最有影响的一种观点。“刑起于兵”,即法律起源于古代的氏族战争。战争和刑法、刑罚同时产生,本质—致。 先秦司法官称为“士”、“士师”、“司寇”、“廷尉”等,其本身就是源于军职。 如《国语?晋语六》记范文子语曰: ‘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是以内和而外威。……夫战,刑也,刑之过也。——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之不服者。”又《国语?鲁语上》记减文仲之言曰:“刑五而已: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小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zuo);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这种观念对秦汉以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汉书?刑法志》就是先记载兵事,再记载刑事。 * 5、法起源于礼说 6、法起源于苗族习惯 应该认为,法律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伴随阶级斗争、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确立而确立。 * 三、刑、法、律的释义及其演变 1、刑 (1)法。《尔雅?释诂》:“刑,常也,法也。” (2)砍头的处罚。《说文解字》刀部:“刑,刭也,从刀,井声。” (3)处罚罪犯。《说文解字》井部:“刑,罚罪也,从井,从刀” 后世仅指对违法者的惩罚。 * 2、法 《说文解字》:“法(灋)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zhi),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廌(zhi)一种能“治狱”、“别曲直”的独角神兽,“性知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 从词源看,汉字“法”意指(1)“平”、“正”、 “直”;(2)公正的“裁判”(3)“除去不直”,惩治犯罪。 是三种含义的合一。 * 明十三陵獬豸照片 * * * 獬豸, 清朝都御史、 副都御史、 监察御史、 按察史、 道员的补服 * 3、律 律,最初上指调整乐器音调的工具。《说文解字》:“律,均布也。” 后来,借作法律,比喻如调音律一样均平调整人们的行为归于一统,普遍适用。律的含义又比法进了一步。 战国商鞅“改法为律” 。指正式的、普遍实施的、以刑法为主体的法律。 “法律”联用是近代翻译日语的结果。 * 四、夏朝的主要立法 1、禹刑:“夏有乱政,而作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