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回到太阳的怀抱.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度回到太阳的怀抱

再度回到太陽的懷抱 李遠哲 高雄中學 2007年6月6日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工業革命與帶來的初步影響 有限的地球,有限的資源: 1.自工業革命之後,世界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真正從工業革命獲益的是西方世界,世界其他地方則因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而飽受殖民與剝削的苦難,有些地方殖民的遺禍至今猶在。 光是二十世紀的一百年內,人類的人口已經由15億增加到60億。到了2025年,全球人口預測將達80億人。 地球上不但資源有限,消化人類產生的污染的能力也有限。 由於通訊與交通科技的進步,這個世界在時空上相對縮小了很多,真正形成了全球一體的世界。 能源的消耗與生態環境的惡化: 由於人類製造的氟氯碳化合物破壞了同溫層中的臭氧層,南極大氣層可以觀測到一個龐大的臭氧層漏洞,這是三十年前想像不到的事。 和同溫層中臭氧層所遭到的破壞一樣,靠近地球的對流層臭氧濃度的增加對人類的健康和植物的生命也同樣有害。 溫室效應的擴大是另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單就礦物能源燃燒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及森林與珊瑚礁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來看,台灣已經是過度開發。 過去三十年,懸浮微粒在大氣層越來越多,東南亞大約減少了15%的陽光,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這一切都是我們生活環境日益惡化的徵兆。 工業革命… CO2 Emissions (2003) 能源危機日趨嚴重: 全球各種礦物燃料的儲藏量不是無限的。 原油在未來40至60年間將會耗盡,天然氣的儲藏量則應可供應80至100年。 在未來不到二十年間,石油供需之間的差距將會不斷擴大。換言之,隨著許多國家的高度發展,石油需求越來越多,但其供應量則是越來越少。供需之間的失衡將益發嚴重。 能源危機同時意味著食物短缺的危機,因為現代農業相當仰賴化學肥料,而製造化學肥料又需要大量的能源。 能源爭奪戰已經開始: 隨著能源日漸短缺,能源價格水漲船高,為了發展經濟,維持耗費能源的物質生活方式,能源的爭奪已經是國際衝突的重要因素。 尋找新的永續發展模式: 印度聖雄甘地很早就發現, 「已開發」國家的發展模式 是不足取的。他說: 「英國為了滿足其人民高水 準的生活,必須向全世界去 殖民。如果印度也要以同樣 高水準的生活滿足其龐大人 口,我們不妨想像,印度需 要殖民多少個地球。」 Times Square, New York 許多「已開發」國家的發展模式因為過度耗費能源與其他自然資源,顯然不是理想的發展模式。我們必須尋找一個新的、可以永續發展的模式。我們尤其必須調和人與自然之間的衝突,改變「人定勝天」的想法,建立兩者之間的和諧關係。 覺 醒 人類應該立即覺醒,這是非常重要 也非常迫切的一件事,承認人類在 地球上的生活已遠遠超越了地球的 負荷,這樣走下去,只會走入滅亡 之途。 為了達成永續發展的目的,我們必須: 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減少依賴礦物能源; 發展再生的或可重複使 用的能源; 4. 檢討我們的人口政策; 5. 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與 生態系統,尤其要維護 生物多樣性。 一個相互依賴的世界: 我們不僅面臨能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人類社會還必須面對許多問題。在一個日益相互依賴的世界,如果大部分的人類仍然深陷貧窮、疾病、文盲、失學、失業等生存的困境,這個世界就不會是個安全的世界。 * * 1 2 3 能源的轉換—化學能、熱能、到機械能, 發明了各種機器,用燃燒產生的能源來驅動。 機械的“勞動”取代了人類與動物的體力勞動。 大大地增加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 改善了人類物質生活的條件。 人口急遽增加。 4 Map of Asian Colonization 5 6 7 8 9 一個「過度發展」的世界: 就能源的消耗及其所造成的生態惡化而言,所謂「未開發」、「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的分類是意義不大的。我們其實都生活在一個「過度開發」的世界。 10 2.72 1301.8 3541 China 1.45 219.6 318 Indonesia 9.84 48.3 425 Korea 19.10 20.0 387 Australia 19.95 295.5 5787 U.S.A 1.97 186.0 343 Brazil 3.98 World Total 0.96 1067.5 1025 India 9.44 127.3 1138 Japan 9.53 60.3 553 U.K. 12.40 22.9 239 Taiwan Ton/Capita Population (Million) Total Emission (Million Metric Tons) Country 11 12 13 Mahatma Gandhi (1869-1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