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 .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

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授课教师:肖学 2013年3月31日 概念解读 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课堂练习 1.“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是( ) A.山西、江南 B.山东、江南 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山东、山西 2.右图为吴松弟所著《中国移民》书影,该书详细论述北方人口南迁的具体背景、迁移过程、分布状况和造成的影响。这一南迁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 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 知识结构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时间:两晋之际 唐安史之乱后 两宋之际 共同原因:战乱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分布: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特点: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⑴中原人口南迁 ⑵社会环境 ⑶原有潜力 过程:⑴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⑵中唐以后 ⑶宋都南迁后 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 D C C * * 一、四大经济区域 (名称、范围、特点、成因)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原因、三次南迁高潮、意义)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方(山西、山东地区) 南方(原因、经过、影响)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夫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史记·货殖列传》 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 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 龙门碣石以北 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 长江以南 江南 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 山西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 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 山东 形成原因 特点 地理位置 经济区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它们分别描述的是哪个经济区? 瘴气环绕的原始森林 塞外野马 区域的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想一想:综合上述内容,归纳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特点 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 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 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风情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一曰天(天灾),二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军(供给军队物资),四曰钱(高利贷),五曰愚(经营不善)。” 归纳古代中国三次人口大迁移原因及影响 两晋之际 影响 原因 时期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 《永嘉行》 ——(唐)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旋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安史之乱 统治阶级内部、少数民族内迁、环境恶化 两晋之际 影响 原因 时期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安史之乱形势图 靖康之乱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安史之乱 统治阶级内部、少数民族内迁、环境恶化 两晋之际 影响 原因 时期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靖康之乱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