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 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与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实践,并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教训。了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与救国主张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鸦片输入逐年增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的问题愈益严重; 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洪秀全(1814-1864年) 拜上帝会活动旧址 洪秀全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和他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个人际遇分不开的。和许多读书人一样,也曾打算通过科考走上仕途。但是,屡试不第,满怀忧愤,产生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1843年,洪秀全最后一次科考失意,绝了“学而优则仕”的前途,对儒教与儒学也失去了希望。读了梁发的传教书《劝世良言》,感到基督教教义宣传的平均、平等观念,很合自己的口味和需要。假托自己是上帝次子、耶稣弟弟下凡救世,宣称皇上帝为唯一真神,其他诸神都是妖邪,创立拜上帝会。 民间秘密宗教属于被压迫者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在下层社会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文化、社会政治根源。它是正统宗教世俗化、平民化的产物,又是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产物,它以神秘性的宗教预言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迎合了下层民众谋求生存、避祸求福的心理。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兴起。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以反对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本思想的土地制度; 以绝对平均主义为指导的未来社会方案; 关于兵民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和守土乡官制度的规定。 对《天朝田亩制度》评价: 具有强烈的革命性: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的“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农民革命口号,把农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因此,它有着彻底的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意义。 局限性:企图在个体劳动,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基础上,废除私有财产,取消商品流通来实现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要求使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永久化,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2)《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全书共 4篇:“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基本内容是论述“用人”和“设法”两方面的政治主张,为后期太平天国制订了经济、政治、法制、文化、社会、宗教等各种应兴应革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针对天朝当时存在的宗派主义、分散主义现象,提出“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联党”,要求统一号令,加强中央集权,并强调“用人之得其当”。为了清明政治,建议设立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新闻官、新闻馆。 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业交通,包括兴建铁路、公路,制造轮船;允许民间雇工开矿,奖励发明创造;鼓励富民投资,兴办银行,发行纸币等。 文化方面,力主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俗,提倡办学馆、医院及跛盲聋院、育婴堂、鳏寡孤独院等社会福利事业,禁庙宇寺观及买卖人口、溺女婴、贩卖和吸食鸦片。 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交流文化,但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对《资政新篇》评价: 《资政新篇》明确提出中国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是一个以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取代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以模糊的资产阶级理想来取代农民平均主义理想的改革方案,合乎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资政新篇》并未在天朝内部引起广泛的响应,原因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构想超越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范围。《资政新篇》未能反映广大农民所关心的土地问题,不为多数来自农民的将士所接受。此外,险恶多变的战争环境也使它缺乏实行的客观条件。《资政新篇》并没有给太平天国后期政治带来重大变化。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杨秀清逼封 韦昌辉暴乱 石达开出走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