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力4步骤.ppt
声音和噪声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波, 人耳可听到的舒适的感觉。 噪声是一切惹人讨厌、 令人烦躁、对人有害、 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 。 一些关于声音的基本常识…… 描述声音的调——频率 。 描述声音的响度——强度 。 声压级(SPL)举例…… 。 什么样的声音有害? 超过85dB的声音是有害的 声音dB越高,听力损失越快 - dB是声音能量取常用对数“级”的单位 -暴露在100 dBA 环境中2小时与90 dBA 环境中8小时的危害效果是一样的 职业接触限值 语音和可听到的声音 人的听觉系统 耳蜗内毛细胞的“发展”…… 耳蜗毛细胞对不同强度声音的反应… 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的发展 噪声的其他危害 专家指出: 一般情况下,只要听觉系统得到保护,噪声就不至于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 职业健康法规 职业健康法规 噪声危害评价 听力保护措施 听力保护措施 听力保护措施 护耳器选择标准 性能 -真实降噪值; NRR,SNR -对沟通的影响 舒适性 使用简便 -方便 -与其它PPE的适配性 物理特性 -电导性 -耐久性 护耳器的选择 护耳器的选择 合理选择降噪值 护耳器选择举例 与其它防护用品的匹配性 耳塞摘除方法及注意事项 从舒适性的角度出发,请在摘除耳塞前先轻轻的旋松耳塞 如您不能正确并舒适的将护耳器佩戴在两边的耳道,请更换不同尺寸或类型的护耳器 多次重复使用脏污的耳塞会造成耳道不舒服和/或耳道发炎 每次佩戴请仔细检查耳塞,如有撕裂或损坏请更换耳塞 耳塞不用的时候要储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 如果耳道有液体流出或耳膜有穿孔请在佩戴前咨询医生 佩戴耳罩 将头发移到合适的位置 密封垫必须和头部密封良好 如果耳饰影响密封,请摘下耳饰 两耳位于罩杯中心 调整头箍 罩杯应完全覆盖耳部 头箍停在头上舒适的位置 护耳器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制造商的使用说明 保持护耳器清洁 不能修改护耳器 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每次使用前,检查护耳器 变形或损坏,请更换新的护耳器 误解1# 戴上护耳器后,我听不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戴着太阳镜你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戴着护耳器你也可以听到声音 佩戴护耳器可以使你听到的声音更舒适 未佩戴护耳器在噪声环境中,你的听力会逐渐损失 误解2# 我习惯了,没啥影响… 你的听力或许已经损失了 开始佩戴护耳器还不晚 听力损失的风险与你对噪声的敏感度无关 你无法使你的耳朵”更强壮” 误解3# 戴一会儿总比不戴强… 损失听力的风险是在你未佩戴护耳器几分钟后逐渐增长的 没有“部分防护”的概念 耳蜗内的毛细胞是听觉感觉细胞,人在出生时大概有4万个毛细胞,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逐步衰老,毛细胞逐渐死亡。噪声也可以使毛细胞死亡。毛细胞一旦死亡,不会再生。 这张图形象地描述了不同水平的声音对耳蜗毛细胞的影响。 听力损失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就象一块草坪,偶尔有人在上面走,被压倒的草过一段时间还会恢复,但如果反复被践踏,草坪就会变成硬土,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暂时性:人在强噪声环境中停留,短时间即可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听阈升高10分贝,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听力就可以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力疲劳;如果停留更长时间,听阈增加15到30分贝,听力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恢复,这通常叫做暂时性听力损失。 永久性:在噪声环境下引起的不可恢复的听力变化称为永久性听力损失。 永久性听力损失对人生活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防碍语言交流。如果听力损失进一步严重,可导致完全耳聋 这张图是典型的职业型耳聋发展的模式图。可以看到,首先发生听阈位移的频段出现在4000赫兹左右,并逐渐向低频和高频扩展,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语言频段,一般地说,当4000赫兹处的听力阈值升高到40 dB(A)时,已经达到轻度耳聋,若4000、6000赫兹的听力阈值升高到70多分贝,就已经达到中度耳聋了。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引起听觉损害外,还对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生殖系统等其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噪声是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尤其在制造业。噪声易于辨别、可以测定,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控制的,当然这有时需要很大的投资。然而面对噪声危害,听力保护却有可能成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只要能够正确地选择、佩带和维护听力保护器。 遗憾的是,噪声和听力保护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原因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噪声并不是一个致命的危害,并且与其他职业危害一样,它具有隐蔽性,往往只有当噪声所造成的听力损失达到无法挽回的程度时才会引起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定场景自动驾驶,快速上行赛道值得关注_2022-05-自动驾驶.pdf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日积月累、课文背诵训练.docx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花道——插花技艺养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 AP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中英结合).pdf VIP
- 重力二阶效应分析PDelta分析.pdf VIP
-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中英结合).pdf VIP
- 2022年托福历年真题题目汇编(含答案).pdf
- 北京-EU5-产品使用说明书-EU5-BJ7000C5D3-BEV-北汽新能源EU5车型用户手册V3.pdf
- 液氯(氯气)和氯乙烯生产企业以及过氧化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南.docx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7修订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