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北县格致高级中学94学年度 第1学期认辅教师成长团体
臺北縣格致高級中學94學年度 第1學期認輔教師成長團體 主題:對立性反抗疾患(叛逆症) 報告人:魏瑋柔 94.10.21 什麼是對立性反抗疾患? 庫金斯基等人(Kuczynski et al.,1987)把最常出現在家長與子女、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不順從行為,分為以下四點說明: 充耳不聞消極抵制(Passive Noncompliance) 置之不理拒絕服從(Simple Refusal) 直接抗命顯示敵意(Direct Defiance) 討價還價迂迴閃躲(Negotiation) 什麼是對立性反抗疾患? 美國精神病診斷協會甚至把對立性反抗疾患(也稱作反抗叛逆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列為心理症狀之一種。對立性反抗疾患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症狀,其特性有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即具有侵犯的特質與傾向蓄意去激怒或擾惱他人。 ODD伴隨ADHD、妥瑞氏症、情緒低落、焦慮症等其他症狀一同出現時,孩子的狀況會更加惡化。 DSM-IV 對立性反抗疾患的基本特質是延續至少六個月,針對權威形象者所產生的違拗、反抗、不服從以及敵視的行為,其特徵為 經常發生的下列幾點: 一種反抗、敵意或背道而馳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持續六個月以上。 此種行為障礙對人際關係、學校功課、或在工作上造成相當的損傷。 此種行為的發生並非來自精神失常或情緒障礙。 此種行為並沒有達到反社會行為的診斷標準。 研究者也發現「經常」兩個字在以下的定義中,能達到最好的答案: (一)在最近的三個月以來是否有發生這些行為 1.具有懷恨以及報復的心態 2.責怪他人的錯誤或行為 (二)每星期至少發生兩次 1.易怒、難以取悅或很容易的被他人激怒 2.與大人爭辯 3.公然反抗或拒絕服從大人的指令、規則 (三)每星期至少發生四次 1.經常生氣或怨恨的 2.蓄意使他人生氣 可能病因 一般說來,孩子在2、3歲足歲後,就會漸漸聽從父母的指令,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然而,有些孩子會在3 歲之後逐漸顯示出不聽話甚至違抗的傾向。此種行為的形成可以從三點因素來探討: 過去經驗與制約因素 認知與態度因素 情況與環境因素 過去經驗與制約因素 行為發展觀點 :孩子在2、3歲之後逐漸瞭 解父母的語言,並以基本的技能來完成父母交代的使命。而父母的教養方式也逐漸以口語來代替行動,從直接控制進入到間接的管教。父母與子女交往之間的轉型帶給孩子更多獨立自主的機會,但也製造了一些不順從的行為。 父母教養 :父母對要求的撤除或採取高壓手段都會造成孩子的負增強,結果都增長彼此的不當行為。 認知與態度因素 要是孩子對大人懷有敵意,認為老師、父母的好言相向是找他麻煩,那麼要求孩子聽從指令就十分困難。 情況與環境因素 指令的品質 指令下達的時機 命令清晰、具體與否 給予完成工作合理的時間 另外,有些仍在調查的理論認為造成ODD的原因可能如下: 可能與孩子被對待的模式或父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有關 ODD的問題傾向來自於遺傳因素 可能是大腦的問題造成ODD 可能是大腦中不安定的化學物質所致 行為特徵 ODD患者所伴隨的特質與疾患是由其年齡與嚴重程度所決定。 學齡前的男童反應度過高、很難安撫或活動量過大 求學階段容易出現低自尊、情感易變、低挫折忍耐度、咒罵髒話、過早使用菸酒或非法藥物。 時常與父母、師長以及同儕起衝突,有可能發生親子之間互相敵視的惡性循環。 盛行率 在家族中,若雙親為酗酒者且曾觸犯法律,約有18%孩子們會患有ODD。 雙親中若至少一人本身就具有對立性反抗疾患、情感性疾患、品行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反社會人格等病史的家庭,則子女罹患ODD 的機率也會較多。 罹患憂鬱症的母親有較多子女亦具有ODD 婚姻不協調的家庭中,ODD的孩子更為多見 根據調查顯示,ODD 患者的盛行率約為2%-16%。 而一再中途更換照顧者而干擾孩童照料的家庭以及用嚴厲、不一致或疏忽的管教方式來照料孩童的家庭都具有較高的罹患率。 治療理論模式 藥物治療基本原則 心理社會治療 個別精神治療 (一)藥物治療基本原則: 使用藥物時機: 當有以下三點情形出現時,我們才考慮採用藥物治療: 1.當ODD 伴隨其他症狀一同出現,如ADHD、憂鬱症、妥瑞式症或其他精神 症狀而需服用藥物時 2.當非藥物的治療都無效時 3.當ODD症狀已經十分嚴重時 (一)藥物治療基本原則: 藥物的選擇: 1.證明是對孩童是安全無害的、具有較短期的副作用且已有研究證明對ODD 孩童經常出現的症狀狀有改善的功用。 2.且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副作用,在使用藥物之後需注意觀察一段時間。 (一)藥物治療基本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