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解读.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 ;(一)指导思想 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况的准确把握,努力使《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修订稿)》)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二)整体思路 1.保持原有的基本理念和学习领域,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 2.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作为修订工作的起点。 3.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 4.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 5.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 6.追求文本精致,突出可理解性。 全文从19200多字减少到14800多字; 召集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研究员 首都师大博士生导师、原课标组长尹少淳教授 成员: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钱初熹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胡知凡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奚传绩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教育》原主编陈通顺教授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侯令特级教师 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欧京海编审 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廖文胜特级教师。 ;原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如下: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172字);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课程设计思路解读;四、课程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过程与方法),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知识与技能); 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过程与方法),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知识与技能)。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过程与方法),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改进与增加之处;课程目标解读;(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目标;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简单的“关注”二字太重要了,现在缺的就是它,满眼都是“假大空”和“好大喜功”)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知识与技能”)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侧重“过程与方法”。这句话基本上把美术材料放大到了“无限”,只要在生理心理上对孩子没有危害,啥都行,啥都可以尝试)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段基本上明确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任务,其实一个设计公司亦如此)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五、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解读; 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第二学段(3~4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三学段(5~6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四学段(初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解读;第一学段(1~2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二学段(3~4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三学段(5~6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四学段(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解读;第一学段(1~ 2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第二学段(3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