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马岩的专栏文章13:做更有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人(中).docxVIP

全科医师马岩的专栏文章13:做更有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人(中).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科医师马岩的专栏文章13:做更有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人(中)

全科医师马岩的专栏文章13:大家好!这是我在2014年为《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撰写的专栏文章。水平有限,敬请指正。欢迎转发,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和微信公众服务号。谢谢!全科医师马岩做更有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人(中)大家好!这是我在2014年为《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撰写的专栏文章。水平有限,敬请指正。文库里好文章很多,我也需要更多的学习,略微收1个下载券用于学习更多知识,见谅哈。谢谢!全科医师马岩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做更有用的社区卫生人”这一话题。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全科医师就是擅长预防疾病的人,但是为什么社区居民不十分认可我们呢?“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可能从另一个角度解答了这个疑问。魏文侯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魏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解释道:“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似有起死回生的妙处,所以大家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请各位读者注意,上一期我提出:“对他人(社会)有用”和 “能够帮助他人(社会)解决问题”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种“有用”来自于个人(社会)如何认识自己的需要,然后才是根据“自身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评价我们是否 “有用”。若一个人突发心肌梗死(心梗),疼痛和频死感引起的恐惧驱使患者立即就医,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解决了他当时的所有健康需求,患者当然对“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治疗给予极高的评价。如果一个人有多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是自己并不认为处于危险之中(部分患者认识到危险但有侥幸心理),那么他对预防的评价就不可能很高,因为从个体来说没有人可以证明预防的有效性。更何况预防只是降低心梗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延缓疾病的发生,一旦个体发生心梗发作(即便已经延缓发病),其个人和亲属对预防的评价多数是负面的。到那时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听大夫的话预防好几年了,还是得心梗了。这大夫没用!”其实全科医师也不必牢骚满腹,在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之前,预防疾病这事确实是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纯粹的预防工作人员比我们还委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有公共卫生科,主要负责针对辖区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制定工作计划等。这工作一般情况下并不被普通人注意,只有出现水污染或群体性食物中毒才会得到关注。此时的评价一般都是“你们专业人员怎么做的预防?是不是有猫腻儿!这事必须问责!!”扁鹊觐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的故事告诉我们,今人预防不受重视,古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读者朋友可能问:这个故事不是说明了早防早治的意义了吗?那马大夫反问:这故事里蔡桓公在扁鹊第一次发出警告35天后死了,要是一年后不治而亡,会不会有大臣将桓公之死归罪于扁鹊的诅咒呢?全科医师开展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研究的是个体10年后的发病概率,开展工作的所有目标可以归结为降低发病可能性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与立竿见影的造影和支架手术相比,预防的收益实在是太模糊,太没有确定性了。这就是预防为什么依旧不如治疗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虽然国际上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预防不但可以降低发病率,还可以降低整体医疗费用”。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医生还没有全部搞明白循证医学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要求普通百姓完全接受吗?其次,循证医学是大样本数据,和每一个个例完全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居民是不是依旧认识不到个人可以获得的益处?再次,大力开展预防工作的初期是要多花钱的,只有长期有效的预防才能从整体上节省开支。每个人都能接受“花现在小钱,省将来大钱”理念吗?此为社区居民“重医疗、轻预防”的根本所在。读者一定会说:马大夫你说了半天,没有解决办法呀?的确是这样,马大夫想通过这封信让全科医师们先静下心来,接受“预防难做”的现实,然后再讨论我们的对策。解决之道还是有的,那就是——健康教育。这一话题我们会专门进行讨论。祝好,我的朋友们!马岩2014年7月15日作者简介:马岩男 199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北京市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市卫生局慢病防控微博专家(官微:/u/3290512903)北京市医学教育学会理事朝阳区健康专家进课堂授课专家《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撰稿人微信号:fdmayan微信公众号:全科医师马岩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