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教育.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的教育

PAGE       PAGE 1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      1、教学时数:5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到顶峰、同时也走向没落的时期。应了解明清学校的发展状况,了解和掌握监生历事制、六等黜陟法、旗学等,了解和掌握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的具有自身学派特点的教育思想。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监生历事制、六等黜陟法、旗学,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夫之的教学思想、颜元的实学主张。   3、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明清两代教学制度的特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   4、教学难点   难点为心学。  5、教学内容         第一节 明清的教育制度    明清文教政策  明代的文教政策   1、大力推崇程朱理学    明太祖虽出身贫寒,文墨不多,但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他自身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世治宜用文”的道理,因而坚持“文以治天下”的政策,推崇程朱理学则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    明统治者竭力推崇程朱理学的正宗地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学者讲学“一宗朱子之学”,“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取士,说经者以宋儒传注为宗。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答题代圣人立言,一切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行天下,作为钦定的教科书。此外还屡次表彰程朱后人及其门人,以此来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    2.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明统治者在积极发展文教事业的同时,也采取种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大力推行文化专制统治。如明太祖认为《孟子》中有些思想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就下令将孟子撤出孔庙,后来令人将书中的语句85条尽行删除,并规定这些内容不能作为科举命题、取士的内容。除此之外,明政府加强对官学的管理和控制,在国子监设立“绳愆(qian )厅”,对违规师生有执行刑罚的权利。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还屡兴文字狱,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迫害士人。其目的就是大造恐怖气氛,压制士人的思想,使人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其统治。   清代的文教政策   清统治者入关后,即开始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的文教政策。     1、尊孔崇儒,提倡程朱理学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清朝统治者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清历代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和儒术,如祭孔,给孔子追加封号,袭封孔子后人,顺治元年(1644年)封孔子第六十五世孙孔允植为“衍圣公”,二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二十二年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全国各地孔庙。并将此作为笼络汉族士人的手段。   在尊孔崇儒的同时,清统治者还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通过封袭朱熹后人,将朱熹配享孔庙,并命人编辑《朱子全书》等措施推崇程朱理学。经统治者的提倡,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   2、笼络、利用汉族士人    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笼络、控制和利用知识分子。第一,通过开科取士,吸收士人入仕参政。第二,设制科,荐擢人才。第三,组织学者编纂大型书籍,笼络士人,宣传所谓的文治盛世。  3、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  清政府在对士人实行笼络利诱的同时,亦采用高压手段进行严厉钳制和残酷镇压。主要有:第一,严禁立盟结社。顺治十七年(1660年)颁旨:“士习不端,结社订盟……著严重行禁止。”第二,销毁书籍。对于那些不利于专制统治的书籍进行销毁。第三,大兴文字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曾多次大兴文字狱,屠杀知识分子,以此迫使他们埋首故纸堆中,不参与时政的议论和研究。  二、明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明统治者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明太祖曾说:“治天下当先其重其急而后其轻且缓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    (一)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主要设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    1.国子监    明代的国子监建立于明太祖初定金陵时(1365年)改应天府为国子学,后来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名曰国子监。至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又在北京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有南北之分。以北京的为京师国子监,而以旧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国子监学生称为监生。    明代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于洪武五年(1372年)创立监生历事制度。即国子监学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就分拔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第二,实行积分法。明代国子监为六堂三级,监生按其程度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升到最高一级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