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删补名医方论 古医方得人乃传, 非人勿言. 故扁鹊, 仓公皆称禁方不轻授人, 诚重 之也. 后汉张机着『伤寒杂病论』, 始立众方, 公之天下. 故建安以 前, 苦于无方; 元丰而后, 虽有局方, 漫无指归, 不可为法. 今博集 『金匮』, 『千金』, 『外台』诸书, 及王好古, 李杲, 刘完素, 朱 震亨, 张从政, 薛己诸方之佳者, 采录成编. 然方论始于成无己, 近 代则有吴琨, 李中梓, 柯琴, 汪昂诸家. 于医方虽各有发明, 但其间 或有择焉未精, 语焉未详者, 复推其立方之意, 综其简要, 删繁补阙 , 归于明显, 名之曰: 删补名医方论, 以昭示来兹云. %1. 独参汤 治元气大虚, 昏厥, 脉微欲绝. 及妇人崩产, 脱血, 血 晕. 人参 分两随人, 随证 须上拣者, 浓煎顿服, 待元气渐回, 随证加减. 【集注】柯琴曰: 一人而系一世之安危者, 必重其权而专任之; 一物 而系一人之死生者, 当大其服而独用之. 故先启于气几息, 血将脱之 证, 独用人参二两, 浓煎顿服, 能挽回性命于瞬息之间, 非他物所可 代也. 世之用者, 恐或补住邪气, 姑稍稍以试之, 或加消耗之味以监 制之, 其权不重, 力不专, 人何赖以得生乎? 如古方霹雳散, 大补丸 , 皆用一物之长而取效最捷, 于独参汤何疑耶! 【按】苦病兼别因, 则又当随机应变, 于独参汤中或加热, 附补阳而 回厥逆, 或加生地凉阴而止吐衄, 或加黄耆固表之汗, 或加当归救血 之脱, 或加姜汁以除呕吐, 或加童便以止阴烦, 或加茯苓令水化津生 治消渴泄泻, 或加黄连折火逆冲上治噤口毒痢. 是乃相得相须以有成 , 何害其为独哉? 如薛己治中风, 加人参两许于三生饮中, 以驾驭其 邪, 此真善用独参者矣. %2. 参附汤 治阴阳气血暴脱等证. 人参 附子(制)水煎服. 【注】先身而生, 谓之先天; 后身而生, 谓之后天. 先天之气在肾, 是父母之所赋; 后天之气在脾, 是水谷之所化. 先天之气为气之体, 体主动, 故子在胞中, 赖母息以养生气, 则神藏而机静. 后天之气为 气之用, 用主动, 故育形之后, 资水谷以奉生身, 则神发而运动. 天 人合德, 二气互用, 故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 则生生而不息; 先天之 气得后天之气, 始化化而不穷也. 若夫起居不慎则伤肾, 肾伤则先天 气虚矣. 饮食不洁而伤脾, 脾伤则后天气虚矣. 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 , 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 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 二脏虚之微甚, 参附 量为君主, 二药相须, 用之得当, 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 顷刻生 阳于命门之内, 方之最神捷者也. 若表虚自汗, 以附子易黄耆, 名人 参黄耆汤, 补气兼止汗. 失血阴亡, 以附子易生地, 名人参生地黄汤 , 固气兼救阴. 寒湿厥汗, 以人参易白朮, 名朮附汤, 除湿兼温里. 易虚厥汗, 以人参易黄耆, 名耆附汤, 补阳兼固表. 此皆参附汤之转 换变化法也, 医者扩而充之, 不能尽述其妙. %3. 生脉饮 治热伤元气, 气短倦怠, 口渴出汗.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水煎服. 【注】经云: 大气积于胸中, 则肺主之. 夫暑热伤肺, 肺伤则气亦伤 矣. 故气短, 倦怠而喘咳也. 肺主皮毛, 肺伤则失其卫护, 故汗出也 . 热伤元气, 气伤则不能生津, 故口渴也. 是方君人参以补气, 即所 以补肺. 臣麦冬以清气, 即所以清肺. 佐五味以敛气, 即所以敛肺. 吴琨云: 一补, 一清, 一敛, 养气之道备矣. 名曰生脉, 以脉得气则 充, 失气则弱. 李杲谓: 月服生脉饮, 加黄耆, 甘草, 名生脉保元汤 , 令人气力涌出; 更加当归白芍, 名人参饮子, 治气虚喘咳, 吐血衄 血, 亦虚火可补之例也. %4. 保元汤 治男妇气虚之总方也. 婴儿惊怯, 痘家虚者, 最宜. 黄耆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肉桂春夏二三分 秋冬六七分 , 右四味, 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 昔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 补金, 培土, 为除烦热之 圣药, 镇小儿之惊, 效如桴骨. 魏桂岩得之, 以治痘家阳虚顶陷, 血 虚浆清, 皮薄发痒, 难灌难敛者, 始终用之. 以为血脱须补气, 阳生 则阴长, 有起死回生之功, 故名之为保元也. 又稍佐肉桂, 分四时之 气而增损之, 谓桂能治血以推动其毒, 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 血内泣 , 引之出表, 则气从内托; 血外散, 引之归根, 则气从外护. 参, 耆 非桂引导, 不能独树其功. 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 亦不能绪其条理 , 要非寡闻浅见者能窥其万一也. 四君中不用白朮, 避其燥; 不用茯苓 , 恐其渗也. 用桂而不用四物者, 以芎之辛散, 归之湿润, 芍之酸寒 , 地黄之泥滞故耳. 如宜升则加升柴, 宜燥加苓朮, 宜润加当归, 宜

文档评论(0)

nnn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423003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