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的思考与创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海区交通规划的思考与创新刘绍东常燕燕【摘要】伴随着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机动车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需求大幅增长,出行时空分布与方式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必须及时调整交通发展政策,合理引导城市交通良性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佛山市南海区在基于城镇化背景下,交通规划制定的主要思路与战略措施。旨在通过对南海区交通规划的思路、方法、内容的介绍,给以国内同等城市在交通规划过程中予以借鉴。【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交通规划;交通分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需求管理1 概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佛山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城镇化的城市,根据《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佛山城镇化率达94.6%,全国排名第三,城镇化质量则全国排名第五。根据党 的十八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列入2013年6项工作重点,城镇化战略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此背景下,佛山市南海区开展了南海区交通专项规划——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南海区深化规划的编制工作。如何通过交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如何遵循城市与交通的发展规律,如何促进城镇化与交通的健康发展是南海区交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2 南海区交通发展现状2.1城镇化发展概况佛山市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广佛同城的核心位置,东与广州中心城区对接, 距广州中心区20公里,毗邻香港、澳门,南接佛山市禅城区,是广佛肇都市圈的中心节点 之一,是广佛同城化主要发展轴向上的重点地区和先行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图 1南海区地理区位示意图自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南海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于全国百强 县(区)前列,经济优势突出。图 2南海区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情况而随着南海区城镇的迅速扩张,城镇空间由碎片状态逐渐演变成了以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2008年南海区建设的用地总面积为517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18%。2010年,佛山市开始开展“三旧改造”工作。面对南海土地增量空间极其有限,新增用地指标奇缺的现实情况,“三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发展对土地的强大需求与建设用地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图 3南海区城镇建设历程图(1990、2003、2009)2.2 当前阶段交通发展特征2.2.1交通需求大幅上升,交通联系日趋广域化伴随着南海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大幅上身,一方面体现在出行规模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机动化交通量快速增长,主要干道交通量较2009年增长约为30%。617.452007年2011年346.79251.64168.2281.55图4 2007年、2011年南海区居民出行次数总量对比图(万人次/日)图5南海区2011年主要干道交通流量分布图敦同时,南海区城镇联系的不断加强,交通出行也呈现出广域化的趋势。南海区的交通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广州的交通联系日趋紧密、二是与佛山其他四区的交通联系不断加强、三是南海区内部组团间的交通联系持续增长。图 6南海区与国内外城市出行距离对比(km)图7南海镇域现状OD分布图2.2.2私家小汽车飞速发展,交通出行结构以私人机动车为主导近年来南海区机动车总量保持稳步增长,至2013年3月底,全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69万辆,人小客车达到0辆/千人增长至86辆/千人,年均增长率为19%。2年图8南海区历年机动车拥有水平变化示意图(辆)图 9南海区历年千人小客车拥有水平变化示意图(辆/千人)图 10机动车拥有量对比图(辆/千人)居民出行结构符合南海区过去无序蔓延的用地布局和以道路为主的交通发展需要。机动化出行比例约占48%,其中摩托车的比例为25.04%,私家车及单位配车的比例为12%,公交车的出行仅为8.24%,图11 2007年、2011年南海区居民人均出行次数对比图(人次/日)图 12南海区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图2.3交通发展的主要成就与问题近年来南海区交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 建设、城市公交、中心区慢行系统及出行环境等几个方面。但是,由于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南海区交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3.1 交通与土地协调性不足南海区在过去传统的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采用“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城市空间迅速拓展,土地均质化蔓延,城市用地规模和用地结构呈现扁平化特征。土地无序蔓延式的发展造成土地利用与交通脱节。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和以”一镇一品”为特征的专业镇模式导致南海区用地结构的扁平化,产业人口、就业街镇内平衡,物流、仓储等无法集中,街镇化的点状蔓延,导致产业做大易,做强难。粗放式的产业模式和扁平化的用地结构导致跨区出行比例低,客货运输通道不明显,通道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的客货运枢纽,交通联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