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脑第六节讲解材料.ppt
依引起的原因给予及时治疗 呼吸道分泌物梗阻所致者,吸痰、翻身引流、雾化吸入 脑水肿所致者用脱水剂治疗 中枢性呼吸衰竭者使用呼吸兴奋剂 血管扩张剂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治疗(呼吸衰竭) * 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护理 潍坊市人民医院 第三章 高海英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以下简称乙脑) 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 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等,重 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型脑炎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 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一、病原学 乙脑病毒:虫媒病毒乙组黄病毒科 嗜神经病毒 单股正链RNA病毒 球形、有包膜,直径40-50nm 抗原性稳定(E蛋白、M蛋白) 糖基化蛋白E蛋白是主要抗原 对普通消毒剂敏感 不耐热(100℃2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 耐低温、干燥(4℃存活数年) 二、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人畜共患 (家畜家禽) 特别是猪(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人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蚊虫叮咬)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媒介 伊蚊 按蚊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隐性感染率高(显:隐1:300-2000) 10岁以下儿童高发(2-6岁高发) 高度散发性,集中暴发少,家庭成员中少有 同时 多人发病 流行特征: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 亚热带、温带地区主要集中在 7、8、9月 病毒进入蚊体内迅速繁殖移行之唾液腺,叮咬将病毒传给人和动物,蚊是长期宿主) 病毒自然扩增 易感人群 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 流 行 病 学 流行病学特征 有严格季节性,集中于7、8、9月(80%~90%),和较强的地区性(亚洲为主) 由坏死神经细胞及其周围的小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胶质小结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五、临床表现 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初 期:起病急 体温在1~2日内高达39~40℃ 头痛、恶心和呕吐 嗜睡或精神倦怠 可有颈强直及抽搐 持续1~3日 病程的第4-10天 高热:体温常高达40℃以上,热度、热程与病情相关。一般7-10天,重者达3周 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等,程度、持续时间与病情相关。多发生第3-8天,持续1周 抽搐:占40-60%,频率、严重性与病情相关 五、临床表现(极期) 呼吸衰竭:延脑呼吸中枢病变、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和低血钠脑病等所致 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五、临床表现(极期) 深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肢体强直性瘫痪或肌张力增高,去大脑强直,听觉障碍,视力障碍,感觉障碍 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 系由脑水肿所致。患者病情突变,由烦躁不安、呕吐、头痛等迅速转入昏迷,或由浅昏迷急转为深昏迷。除出现上述脑干压迫症状外,瞳孔大小不等,病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上眼睑下垂,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阳性。 由于脑水肿致脑干挫位,进而发生枕骨大孔疝。早期出现生命体征紊乱,意识障碍出现晚。可先出现面瘫、耳聋、吞咽困难、继之出现吞咽反射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暂停或骤停,脉搏减慢,血压下降、心脏停搏。 高热 抽搐 呼吸衰竭 恢复期:体温下降 神经系统症状、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