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27张PPT).ppt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27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27张PPT)

 1949年开国大典之日,……广场上万众欢腾,毛泽东的表情却始终凝重,此刻的心情按他自己说是“又愉快又不愉快”。 毛泽东后来解释: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亮剑天安门——从国庆阅兵看新中国武器发展历程》,《世界军事》2009年第11期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有奖抢答)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原因是?2、“一五”计划取得的成果是?意义是?3、三大改造的含义是?4、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5、中共八大的内容是?6、八大二次会议上确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7、其后出现的两大运动是?8、“八字方针”是指?9、文革期间,经济出现两次提升的原因是?10、试勾勒此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分组讨论情景一:假如你穿越到了1953年,你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社论,有人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概括为“一化三改”,请你分析“一化”指什么?其方针是什么?为什么?“三改”指什么?其实质是?情景二:你来到了1958年,通过看报纸、听广播,你知道此时期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又错在何处?情景三:这些错误导致的结果是?对此,党和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情景一:假如你穿越到了1953年,你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社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人将其概括为“一化三改”,请你分析“一化”指什么?其方针是什么?为什么?“三改”指什么?其实质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思考:我国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材料二: 材料一:我国在人口多、底子薄、可利用外资有限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主要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工业建设……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抗美援朝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外部原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成功经验。现实原因: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深入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初级阶段)情景二:你来到了1958年,通过看报纸、听广播,你知道此时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又错在何处?以粮为纲农业跃进探究:结合上图和此图说明大跃进 错在何处?提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狂热中的失误挫折 “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情景三:这些错误导致的结果是?对此,党和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原因:“文革”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3、调整:(1)1971年周调整,1973年复苏。(2)1975年邓整顿,经济回升。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思考: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中国成立来哪些重大的经济政策或活动有关?工农业生产总值“十年文革”改革开放中共八大“八字方针”“一化三改”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195619621966197619781958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国情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主与法制尊重客观规律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又有何启示?探究一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