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辩.pdf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辩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1、整体观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是如何体现的? 整体观在本篇中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人与自然密切相关: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也能覆舟” 【2 条】。 即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说明,正常气候能促进人体的健康生长发育,异常的气候则能 损 害人体,从而导致疾病。 “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 色脉,皆当病。”【10 条】 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人体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之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则健康,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从而体现了人与自然界密切相连的整体观。 2】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1条】。 说明脏腑疾病可以相互传变,即在一个脏腑有病时,就要预防疾病从已病的脏腑向未病 脏 腑传变。 “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2条】 说明经络与脏腑疾病可以相互传变。从上所述可以看出: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经络之 间、都存在着相互传变的关系。反映了人体自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了人体各脏 腑经络之间相互关联的整体观。 2、《金匮要略》首篇的治则 1】虚实必须异治: 例如肝实证最宜传之于所克(乘)之脏(脾),故其治当应首先想到并采取相应措施“实脾”, 以防肝病传之于脾。 而肝虚则不传脾,其治除补之以本味(酸)之外,尚须助用入心之焦苦,因子(心)能令母(肝) 实,益用入脾之甘味补脾,因补土可以荣木。 2】表里当分缓急: 表里同病时一般先表后里;但若以里证为急,则应先里后表。 3】新久宜有先后: 痼疾即所谓“久”;患卒病即所谓“新”。痼疾与卒病同在时、一般先治卒病、因为治卒病 见效快,而痼疾则非旦夕可除。 4】攻邪当随其所得: 何谓相合?1、几种病邪相合;2 权衡正邪双方【审证求因】 1 无论病邪从外而入、或是由内而生,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合。治疗时必须分清轻重多 少、权衡熟主熟从。 例如:《伤寒论》第226 条猪苓汤证,渴者1 水热互结;2郁热伤阴,其治则为滋阴利水, 滋阴是次要的,而利水是主要的,与杂病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以祛邪为主。 病邪在里痼结不解多与体内的痰、水、瘀血、宿食等相结合有关,医者必需审证求因辨 证 论治。如:渴而小便不利,辨证若为阴伤水蓄热结,当与育阴清热的猪苓汤,使水去热除阴 液复、则渴自然而解。“渴”者肾之病、猪苓汤为利膀胱之药、然肾合膀胱故可治其渴也。 5】分清邪正的盛衰强弱、以便药到邪去正复。 6】早期治疗: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3、什么叫“治未病”,为什么要“治未病”,怎样“治未病” 1】所谓“治未病”,即是预防疾病从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也即是“治未病之脏腑”, 而非指治未病之人,又叫做“既病防传”。 2】之所以要“治未病”,是因为疾病的传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可见一脏有病,往往按照乘克相传的 规律传变到其所克之脏,例如肝病传脾。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木克脾土】。 3】但,疾病在脏腑之间的传变,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尤在泾曰“脏病、惟虚者受之, 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能传”。例如,肝实脾虚的情况下,肝病才有可 能传之于脾。 4】由此可见,在某一脏腑患实证时,若其所克之脏正气先虚,那么疾病就会发生传变。 因此,必须依据“治未病”的原则预防疾病的传变。 5】依据“治未病”的原则在治疗本脏疾病的同时,必须注意调补其它正气先虚的脏腑, 使之正气充足,抗邪有力,从而预防疾病从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 传脾、当先实脾。” 以小柴胡汤为例,小柴胡汤证的病位在肝胆,张仲景用柴胡、黄芩疏解肝胆邪热的同时, 用人参、甘草、大枣调补脾土,治肝补脾,预防肝胆之病向脾脏传变。 4、《金匮要略》治未病的内涵 1】未病之前的积极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 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2】已病之后的及时治疗。“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湿痹之候,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