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2发展
第二讲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发展: 是指人的一生中是如何成长、适应和改变的;主要包括生理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情绪发展、认知(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 个体从生命开始直到死亡,期间发生的有序变化的过程。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认知发展:与人的认识能力相关 社会性发展:情感、个性 1.认知发展与教育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3.1 智力的本质 发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知识来源于动作 2.前运算阶段(2—7岁) 学前期,随着言语的出现,儿童开始用语言和表象来描述外部世界和不在眼前的事物。 儿童的内部心理世界继续得到发展,但是个体仍旧受外部世界和事物表象所支配。 表现出片面性——个体一次只能关注某事物或某情况的一个方面。缺乏对世界进行逻辑运算所必须的复杂心理过程。 不能理解守恒 思维不可逆 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小学阶段,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才能进行思维; 克服片面性,即此阶段儿童可以同时考虑到事物或环境的多个方面。 有了守恒概念 序列化:能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事物 去自我中心:儿童了解到他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感知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后) 初中阶段 ,儿童的思维运算不再受具体事物内容的限制和束缚,朝着非直接感知或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 想象的情景不一定要经历过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单维思维 B 不可逆 C 可逆 D 自我中心 个体思维发展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 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思维出现在: 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 4.2.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之间的空间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 A 实际发展水平:儿童依据单独完成任务达到的水平 B 潜在发展水平:在成人和更强的同伴帮助下达成任务的水平 教学应当把着眼于把学生的潜在水平变成现 实的发展。 5.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学 大学生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教学中如何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5-26) 6.大学生智力发展 6.2遗传与环境之争:遗传的才能 教养的力量 6.3智力测验 6.4 主要智力理论(P35)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1.早年发展 1.2发展的理论:Mahler Mahler的方法是针对母亲与其婴儿间互动的观察。 从母子间互动的重复、外显行为的观察,Mahler推断有所谓“前语言期的心理过程”在孩童身上发生。 这些关于生命头三年的内在心理事件的描述对客体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 成熟顺序: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实现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 最主要的冲突,即对自主的追求和要停留在与母亲的融合状态中的强烈欲望之间的冲突。 三个发展阶段: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和分离一个体化阶段。 儿童解决这种冲突的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不带病态地走完一生。 1、自闭:(0~2个月) 绝大部分时间在睡眠,此时并未对母体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意识不到其他人 受根深蒂固的反射所指引,而不是意识 婴儿主要关心自己紧张程度的降低,几乎意识不到有另外一个人对他是负责的。婴儿将能量贯注在自己身上 2、共生:(2~6个月) 出生后出生后第二个月的某个时候,大概第五周,紧张程度的降低与婴儿的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联系才建立起来。这是共生阶段开始的标志。 微笑反应首先出现在对母亲面孔的反应中。婴儿仍然继续将母亲体验为同一人际关系系统的一部分。 当母亲情绪上沮丧时,婴儿可能也会以一种沮丧的方式来回应—即使食物、温暖和其他生理必需品都存在 2-3月的时候,母亲带有情感的脸对婴儿来说是最有力的刺激,婴儿会寻求和母亲的联系。 这时候出现相互凝视(mutual gazing),相互微笑,婴儿通过咕咕不明的音节和一些手部的移动来回应母亲的微笑,然后母亲开始模仿婴儿的言语和动作。……通常由婴儿来决定这个过程的结束。 母子之间的交互舞蹈(mutual dance/ synchronous) Beebe等人对母子录像进行了逐帧研究,发现了母子互动的交互协调同步性,这种舞蹈帮助孩子体验到各种可控的情绪状态。(Beebe et al, 1997) 同时这种共振会可以缓解、平稳孩子的情绪 孩子哭泣——母亲能意识到——平复其情绪 失调 重要的是,不协调和不对称的沟通是如何得到修补的。 失调—婴儿痛苦烦躁—母亲痛苦烦躁(恶性循环) 失调—婴儿痛苦烦躁—母亲恢复有意识的协调共振—婴儿“原谅”母亲(良性循环) 母亲不可能持续和婴儿沟通,而且有些婴儿由于遗传等因素,的确难于沟通。这时候就需要伴侣的协助,以及伴侣的共振协调。 使用奶妈,代养人等方法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鱼类生物学》(形态构造--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学课件(25秋新教材).pptx
- GB-T 14233.1-199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pdf
- 《生态环境风险评估》课件.ppt VIP
- 2025年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刀模管理记录.doc VIP
- 员工考勤表(15个表格模板).pdf VIP
- 中国珠宝首饰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首饰.pptx VIP
- 英威腾 GD5000系列变频器说明书_V1.0.pdf VIP
- 公路建设机械设备调度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