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课件济南版七年级上
步骤2的现象是 , 说明了 。 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杯(甲和乙)内的温度升高, 装有煮熟的种子的保温杯(丙和丁)内温度不升高 萌发的种子能释放热量。 步骤3的现象是 , 说明了 。 甲内的蜡烛熄灭,丙内的蜡烛继续燃烧。 萌发的种子消耗氧气。 步骤4的现象是 , 说明了 。 该实验用四个保温杯的目的是 , 必须用四个保温杯吗? 乙内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萌发的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 便于对照,减少实验环节。 不需要。 澄 清 的 石 灰 水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能量 产物 条件 原料 场所 联系 区别 含叶绿体 的细胞 所有 活细胞 在光下 进行 有光、 无光 都进 行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气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水 贮存 能量 释放 能量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观察与思考: (1)下图的生物中谁能直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2)动物以什么为食?它体内的能量从哪里来? (3)请同学思考猜测一下,我们平时吃的蘑菇、木耳的营养从哪里来? (4)概括总结太阳能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归纳总结: 在生物圈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其他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从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成分,绿色植物,可以称得上是“生命之母” 。 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30多万种) 主要类群 重要生理活动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 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呼吸作用: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原料 场所 产物 条件 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一般生活在水中,只有少数种类生活在陆地上阴暗潮湿的地方 1、大多为单细胞个体, 2、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类植物。3、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藻红素等多种色素,因而植物体会呈现绿色、红色、褐色等多种色彩。 3.作用: 4.分类 淡水藻类:衣藻(单细胞)、水绵 海藻:石莼、海带、裙带菜、马尾藻、鹿角菜、紫菜、石花菜 (1)、是浮游动物和某些鱼类的饵料, (2)、同时也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大气中近90%的氧气是由藻类植物提供的。 (3)、我们还可以从藻类植物中提取药物、食品原料、及工业原料。 5.实验:观察水绵 蕨 类 植 物: 1.生活环境: 2.结构特点: 一般在陆地上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有真正的根、茎、叶,且分化出了能运输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多不很发达)与机械组织 3.作用: 在观赏植物(肾蕨、卷柏、鹿角蕨)、食品(紫萁、蕨)、药用(贯众、卷柏、凤尾蕨)、农业(满江红)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芒萁是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古代蕨类植物遗体形成了现在的煤炭。 4.代表植物: 蕨、卷柏、满江红、肾蕨、桫椤等。 种子植物 1.生活环境: 陆地上 2.结构特点: 3.分 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只有种子没有果实,即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杉、松、柏、银杏等)。 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其内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 (绿色开花植物) 练一练 1.下列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 藻胶 B 珊瑚 C 发菜 D 满江红 2.海带因呈现褐色而归属于褐藻类,原因是细胞中含有( ) A 叶绿素 B 藻黄素 C 藻蓝素 D 藻红素 3.赤潮是一种海洋灾难,你认为其成因是由于下列哪种植物过量繁殖引起的?( ) A、藻类 B、苔藓类 C、蕨类 D、裸子植物 C B A 4.我国有许多古老的裸子植物,下面被称为活化石的裸子植物有( ) (1)银杉 (2)银杏 (3)水杉 (4)油松 A、 (1) (2)(3) (4) B、 (1) (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