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平顶山学院.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歧路灯-平顶山学院

台湾《歧路灯》研究述评 平顶山学院 孙振杰 摘要:台湾的《歧路灯》研究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1982年前后为批判性泛化研究,以大陆学界热议论题为批判对象,有意识形态对抗特征;1985年前后为文学性细化研究,聚焦小说观念、结构、人物形象及叙事艺术等方面;1996年以后进入文化研究阶段,以宜兰大学吴秀玉的《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的出版为标志;2000年之后进入专题研究阶段,但学术难以为继。自2010年“首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以来,台湾的《歧路灯》研究又开始活跃,专题研究更趋深入。 关键词:台湾 《歧路灯》 吴秀玉 海外研究 《歧路灯》是清代小说,一百零八回。河南宝丰书香门第子弟谭绍闻堕落败家,后几经坎坷又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1983年1月13日,《台湾联合报》刊登曾敏生的《再放光芒的〈歧路灯〉》也指出: 就小说技巧及文字感染力来说,是远比不上《红楼梦》的。而《儒林外史》的嘲弄手法及“反制”思想,亦令其别树一帜。这也是宣扬纲常名教的《歧路灯》所不及之处。尽管如此,在《红楼梦》出现之前,《儒林外史》之后,《歧路灯》无疑是一部相当重要的作品,其整体成就实高于《野叟曝言》、《儿女英雄传》等清人小说,而不应该为文学史家所忽略。③ 在这种明确的文学史定位之外,也有人持一种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歧路灯》的文学史定位。1983年1月13日《台湾联合报》发表了蔡源煌《透视〈歧路灯〉的光影》一文,文章指出: 发现了埋没两百年的作品,而这部作品如果又在水平线以上,介绍的人自然如获凤毛麟爪,激情而热烈地去恭维它。若是换上我自己,必然也是这种心情和态度。然而重新评估、肯定一部被埋没的作品,倘若一味地拿它来和已成定识的经典相提并论,东比较西比较,打骨子里便不是一桩高明的事。每一部作品均有特色,各有优缺点。④ 蔡先生强调,文学作品的文学史定位要客观真实,不能感情用事,要先弄清楚这个作品是什么,而不是以一个做为尺度来衡量另一个。他的这种学术眼光是科学严谨的,有助于《歧路灯》研究的持续深入。 总的来说,在《歧路灯》的文学史定位上,台湾的学者是比较审慎的,他们既没有大陆学者的那种文化情结,且多持对抗姿态,自然也就批评多于赞赏了。 (二)小说结构 从朱自清关于《歧路灯》的结构“圆如转环,滴水不漏”,“是中国旧来仅有的两部可以称为真正‘长篇’的小说之一”的判断开始⑤,国内学者就把这一论断当作了推重《歧路灯》的制胜法宝。但台湾学者同样对这一判断持批判态度,王孝廉指出: 首先是这部书结构太简单,洋洋大观的六十万字,其结构是: 原始:从第一回的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进士谭永言到他的儿子谭孝移,是一个书香的世家。谭孝移是个守本分的读书人,四十岁得子,这个五月五日生的儿子谭绍闻就是本书的主角。从第一回到第十二回谭孝移病榻嘱儿,写的全是做父亲的望子成龙,要儿子“用心读书,亲近正人”的事。 历劫:谭孝移死后,谭绍闻因为交友不慎而开始堕落、吃喝嫖赌、卖田荡产、狎尼养娼无所不来,这是全书主要内容,从十二回到八十六回。 回归:八十六回以后,浪子回头,又开始读书,结果父子并试,取中儒童第一名,然后是随征倭寇,立功行赏。然后为儿子娶妻纳妾,俱受皇恩,又恢复了他们原先的书香门第。 很多古典小说固然都以这种结构进行,可是《歧路灯》的故事结构实在是太过于简单,其中写谭绍闻的堕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有许多都是重复的。⑥ 蔡源煌也指出《歧路灯》与《儒林外史》《聊斋》这样的短篇比起来,“故事情节单薄,复杂化不够”,“难免显得结构松懈”。这样的评判有一定的道理。《歧路灯》以谭绍闻人生经历为单线的叙述模式,虽然有助于创作的展开,但在小说情节设计上确实单薄了些。对于这个问题,大陆学者基本没有持否定态度的。那种在权威者影子里异口同声的赞扬,束缚了那个时代大陆学者的思想,不利于《歧路灯》研究的深入,也没有客观地发掘《歧路灯》结构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三)人物塑造和小说语言 在人物塑造和小说语言这一文学性特征的评价上,台湾学者与大陆学者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基本都持肯定态度。蔡源煌指出“《歧路灯》一书最是显而易见的优点在于人物造型的呈现,一部喜剧式小说,其角色的刻绘可能较具有悲剧情节的角色难以处理。作者在这方面应该是成功的。”在小说的细节描写上,蔡先生评价更高: 说道王氏迂腐昏愦,可真不胜枚举,譬如说,儿子赌博输钱,回了家佯装要自杀,王氏就赶紧取了八十串银两交付。这些细节不但有趣可读,而且都堪称喜剧嘲讽文学里人物造型之登峰造极。⑦ 在文学性问题上,对《歧路灯》批判最重的王孝廉也给予了较高评价。他指出“人物刻画的成功,与语言的活泼生动是《歧路灯》最大的优点: (《歧路灯》)有些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对白写得是相当好的,人物方面比如写谭绍闻的母亲的无知,谭绍闻前妻孔慧娘的贤淑,忠仆王中的老实和愚忠,谭绍闻续弦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