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时代与地域特色.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卡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唐卡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唐卡,什么是唐卡? 如果是10年前,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今天因为艺术品的火爆,唐卡这个源自1300年前的明珠,开始被世人所知所喜。 那么什么是唐卡? 唐卡在藏语意为“松树”,是一种画在布幔或纸上的画像。唐卡兴起于吐蕃时期,可随意移动,便于收藏。唐卡的规格 幅面大小悬殊,小这边长不到一尺,寺庙晒佛用的一般幅面很大,如布达拉宫的无量寿佛国唐,长55.8米,宽46.8米。一般唐卡长约75厘米,宽约50厘米。 唐卡依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 国唐:用丝绸等拼贴缝合、编织等方式制作,又可分为丝面、绣像、丝贴、手织、版印5种。止唐:用颜料画在布上,表现形式有金唐、赤唐、黑唐等多种,有的还有珠宝镶嵌其间。画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矿物质颜料和金箔,不但色彩艳丽而且可以保持几百年依然鲜艳如初。 唐卡的内容: 唐卡的题材广泛,有佛教内容的佛本尊像、护法神像、祖师像等,也有历史、民俗的内容,几乎包罗了西藏生活的所有内容,有“西藏的百科全书”之称。 唐卡绘画的流派: 西藏因为政治背景,佛教可分前弘期(8-9世纪)和后弘期(11世纪以后),前者因为灭佛,当时的作品几乎很少流传下来(据学人考据目前已经发现几处壁画遗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作品风格应该完全是印度式的。目前一般所说的唐卡都是指后弘期以后的作品。根据历史背景与时代风格,可将后弘期以后到现下的唐卡风格略分为“外来影响期”(11-15世纪)、“本土画派兴盛期”(16-18世纪早期)、“画派混淆与地方风格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等三个时期。 外来影响期: 11-15世纪的画风主要受到外来影响,可以称之为外来影响期。 外来影响期的唐卡作品 后弘期是从藏西阿里地区的古格王朝开始,其兴建寺庙的工匠大多来自东北印度(帕拉)或喀什米尔地区,目前在阿里地区发现的唐卡作品明显具有帕拉或中亚风味。 13、14世纪后藏地区的萨迦派因为得到元朝皇帝的支持,寺庙委托创作了许多精美的唐卡和铜像,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尼瓦人之手,这类作品可以统称为尼瓦作品或尼泊尔风格作品。15世纪噶举派得到明朝皇室的支持,噶举派的大宝法王以及几个比较重要的领袖都得到皇室的册封。元末明初,帕竹噶举在藏中地区建立帕竹政权,由于与汉地往来密切,汉地画风也传入西藏,并造成唐卡风格革命性的变化。 本土画派兴盛期 16世纪早期,西藏发展出属于西藏特有的本土画派,因此16-18世纪早期可以称之为本土画派兴盛期。 勉塘画派: 15世纪中叶以后,西藏画家在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画风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出属于西藏特有的本土画派。第一个被公认而且影响后世巨大的画派是由活跃15世纪下半的勉塘巴·勉拉顿珠所开启的勉塘画派(menbris,或称门塘画派)。勉拉顿珠是非常有才华的画师,他学过印度、尼泊尔和中国等当时流行的各种绘画技法,并且都能按照该画派的特点画出精美绝伦的作品。他的儿子、侄子以及后继的门徒在16、17世纪将勉派发扬光大,使该派成为西藏流传最广的画派。勉拉顿珠本人的作品现下已经很难辨识,根据一些文献的描述,该派早期作品的特色是在尼泊尔构图的架构下加上较简略的汉式山水背景,17世纪以后该派产生许多分支,并衍生许多新派,保持其道统的画家被称为旧勉派,但其风格并不是那么明确。 钦则画派:与勉拉顿珠同时代还有另外一位绘画大师钦则钦莫(mkhyen rtse chen mo),他和勉拉曾师事同一位画师,所处的时代环境也差不多,当时正是多种外来画风薰染下正要冒出本土画风的时期。他和勉拉一样都技法高超,而且也开始开创自己的风格。和勉拉相比,他的布局和用色都较保守,但色彩浓郁,富有浓浓的宗教感,特别是忿怒相特别威猛有力,而勉派的善相比较优美,构图比较有层次。继承钦则画风的画家称为钦则画派(mkhyen bris),此派在17世纪时盛极一时,18世纪中叶以后没落,但其忿怒相的画法被后来的大多数画派所吸收,流传至今。 新勉派: 17世纪中叶,后藏的秋英嘉措将旧勉派进行改革,创立新勉派(menbris sama,简称勉萨men sa)。此画派将旧勉派的背景加入少许透视概念,色彩调得更加清亮,并且运用更多的描金线法,使画面看起来更华丽、活泼。此派原本只流行于后藏地区,后来普及到整个藏区,成为18-19世纪藏中及后藏地区的新主流,该区格鲁派的大寺庙目前都保存大量此派的作品。 噶玛嘎画派: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藏东和康区兴起称为噶玛嘎的新画派(karma gar bris),此画派由于早期的画师与噶举派的寺庙往来较密切,所以经常被误认为噶玛噶举画派(噶举是四大教派中的白教)。此画派的创建者一般公推是活跃于16-17世纪间的南喀札西,此画派在旧勉派的基础上,更强调汉式风格中的留白与淡雅,画风流露一种非常有魅力的文人气质,受到当时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