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精品
要从生态环境补偿、优惠政策、投资方式三个方面,建立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补偿基金; 尽快制定有关投资、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 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投入。 (三)建立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 Xie Yan (三)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取得初步成效 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野生植物保护得到加强 外来生物入侵防治有效 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从80年代初,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试点示范,1993年,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个部委局,联合在全国相继组织开展了102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目前已有300多个县从事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县覆盖面积1.5亿亩。 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取得进展。从2001年开始,农业部实施了“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对产地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实行无公害规范化生产、产品认证,有效地推进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 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 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用量 从原位保护、异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三个方面,加大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共建成了52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成了32个多年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抢救性收集野生植物3万份。对保存野生植物资源的农艺性状、抗逆性及抗病虫特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评价鉴定,已经从野生稻和野生大豆中发现了高产、优质、耐寒、耐旱及抗病基因。 野生植物保护得到加强 2003年,农业部组织实施了“一省五县”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试点行动。2004年,农业部实施了“十省百县”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行动,发动群众集中铲除豚草、紫茎泽兰、水葫芦等3000多万亩,敏感区(农区、重点草场、四旁地)紫茎泽兰、豚草的铲除率达到了60%以上。 外来生物入侵防治有效 人工铲除紫茎泽兰 生物防治水花生 人工 机械打捞 利用冬季早春组织人员打捞,打捞上岸的凤眼莲及时清理。 必威体育精装版进展: 成立外来入侵生物管理办公室 起草完成外来物种管理条例 制定完成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 发布外来入侵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通过大力开展人工种草、飞播牧草,围栏封育,进行草原建设和保护工作,推行草地承包责任制,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使盲目开垦、滥采滥挖、过渡放牧、只取不予、生态恶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目前全国落实草地承包经营、有偿使用面积已超过20亿亩,约占全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0%。 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乡村清洁工程初现成效 将“三废(畜禽粪便、秸秆、生活垃圾)”变“三料(肥料、燃料、饲料)”形成“三益(经济、生态和社会)”;以“三节(节水、节肥、节能)”促“三净(水源、家园和田园)”实现“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目标。 “三废” “三料” “三益” “三节” “三净” “三生” 田园清洁 覆盖性耕作 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 频振式杀虫灯 家园清洁 保洁员收集垃圾将垃圾运送垃圾站 垃圾处理场 入池堆沤制肥 肥料还田促生产 不可回收 可回收 水源清洁 生活污水净化池 厌氧发酵池 (一)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二)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三)强化农业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 三、新形势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 首先,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要做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及时掌握野生植物资源消长动态。建立健全农业野生植物管理体系和制度,强化农业野生植物采集、出售和进出口的管理,防止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衰竭。加强抢救性收集重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工作。 (一)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其次,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技先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外来入侵生物预防、控制和清除力度。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对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生物进行集中灭毒除害,保障我国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安全。 第三,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遏制耕地质量退化。积极贯彻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法》,加强耕地管理法规体系建设,走依法治保护耕地的道路。全面落实草原长期有偿承包责任制,加大保护、治理和建设力度,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建设耕地地力监测点,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采取耕地轮作制度,提高土壤有机质,扭转耕地资源退化趋势。 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契机,从常规农业生产方式向注重强调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转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技术生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 (二)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一是利用现有的国家、省、地、县四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农业环境质量普查,重点对基本农田和农产品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尽快摸清全国农业环境污染底数和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