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史地]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pptVIP

[初三政史地]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政史地]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参考答案 应当有所限制。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濒危动物,复制人类器官。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无疑是一场灾难。首先该技术在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分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他们是否会形成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因此,人们应当制定法律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探究:你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吗,请举例说明? 克隆技术如果运用于人类将给人类带来无穷的麻烦,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化学农药使用对人体的危害,化肥使土壤板结,手机微波对人脑的辐射,手机频率对起降飞机的干扰,电冰箱和空调制冷剂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可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科学 技术 生产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蒸汽机从研制到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投入运用,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出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运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从发现到运用不足2年,电子计算机自问世已发展到第五代…… 科学 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众多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等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③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 * * * * * * * 神州五号飞船 神州六号飞船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你知道第一、二次工业革 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讫时间分别是何时?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第二 次: 19世纪70年代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分别是什么?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那么你能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标志、核心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70年代初达到高潮,80年代以来以更迅猛的势头发展。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铀235子的现代模型 电子计算机技术 航天技术 “多利”羊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 2、标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意义: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恩利克·费米 “中子物理学之父” 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质能关系式,即物体具有的能量等于它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从理论上揭示核能成为新能源的可能性。 奥本海默 美国 “原子弹之父” 采用枪式法的“小男孩”(投向广岛) 采用内爆法的“胖子”(投向长崎) 尤里·加加林纪念碑 第一位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美国“阿波罗—11”号发射成功 阿姆斯特朗 柯林斯 艾德林 艾德林站在登月舱支架旁 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 (宇航员艾德林的脚印)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 “哥伦比亚”号(Columbia) “挑战者”号(Challenger) “发现”号(Discovery) “亚特兰蒂斯”号(Atlantis) “奋进号”(Endeavour) 美国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太空梭、太空穿梭机) 航天飞机返回地面 “神舟五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杨利伟 “神舟六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费俊龙 聂海胜 1946年2月15日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上网(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 2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