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实验动物疾病及控制精品文档.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实验动物疾病及控制精品文档

实验动物寄生虫病 二、常见传染病 * 1. 兔球虫病 各种实验动物均有球虫寄生,其中寄生于兔的球虫对兔的危害最大。目前寄生于兔的球虫约为13种,均属艾美尔球虫。兔球虫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动作迟缓、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病兔消瘦,可视粘膜轻度黄染。死亡率40~70%。 * 病原: 球虫卵囊在外界环境中,当温度为20℃,湿度55~75%时,夏季2~3天发育成熟,具有感染性。卵囊对化学药品和低温的抵抗力很强。但卵囊对干燥和高温敏感,在80℃热水中10秒钟死亡,在沸水中立即死亡。紫外线对各个发育阶段的球虫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易感动物: 家兔,尤以3月龄家兔最敏感,死亡率高。 传播途径: 通过食物和饮水,仔兔感染主要通过哺乳时吃到乳房上污染的卵囊。饲养员、工具、野鼠和苍蝇等也可机械地搬运球虫卵囊而传播本病。 * 症状和病变: 对上皮细胞的破坏,有毒物质的产生以及肠道细胞的,综合作用是引起症状和病变的主要因素。 检测: 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卵囊。 预防与控制: 许多药物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兔球虫病,如磺胺喹恶嘛预防用药以0.25%混于饲料中,连续30天,治疗用药以0.1%连用二周。其它药物如氯苯胍、兔球灵等等许多药物均可应用。兔场要保持干燥,幼、成年兔分笼饲养,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搞好环境卫生,消灭鼠类。 * 2. 疥 螨 疥螨是一种永久性体外寄生虫,寄生于宿主的皮肤表层内。疥螨对宿主的特异性并不十分严格,许多动物包括人都可以被感染。与实验动物有关的,且危害较大的是兔疥螨和犬疥螨。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发炎剧痒脱毛等,严重者死亡。 * 病原: 疥螨的生活史是直接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疥螨钻入宿主表皮挖掘隧道,雌虫在隧道内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幼虫有三对足。幼虫脱化变为若虫,若虫最后变为成虫。雄虫于交配后死亡。 感染途径: 主要经皮肤、耳道,通过直接接触病兔(病犬)、污染的房舍和用具而感染。多发于冬季和秋末初。 * 症状: 兔先由口、鼻周围及脚部发病,以后患部有结节形成,互相粘连结痂,使患部变硬。以后患部向周围蔓延。病兔奇痒,迅速消瘦。犬多先发于头部、口鼻眼耳及胸部、后遍及全身,皮肤发红,有疹状小结,皮下组织增厚,形成黄痂。病犬奇痒,因摩擦而有严重的脱毛现象。 诊断: 病变部位皮肤刮取物检查有大量虫体可确诊。 * 预防与控制: 患病动物及时隔离。治疗前,在患部及周围剪毛,除去污垢和痂皮,尽量避免出血。从动物身上清除下来的污物全部销毁,用具全部消毒。动物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对动物房一切用具均应保持清洁,保持环境卫生;引入动物要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消灭动物房的传播媒介如野生啮齿类等。 * * 1. 鼠痘 又名小鼠脱脚病,为小鼠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由鼠痘病毒(ectromelic virus)引起,特征是感染后不但引起全身或局部皮肤痘疹,还发生肢体末端皮肤坏死坏疽,使之发生脱脚、断尾和外耳缺损等病状。 * 病原 鼠痘病毒对乙醚、石炭酸有抵抗;对氯仿、甲醛敏感,能灭活,如在0.1%甲醛液中48小时即能失去活力,对酸(pH3.0)敏感,在55℃,30分钟即能灭活。可在Vero、Hela、仓鼠细胞上生长。 易感动物 小鼠;大鼠对本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乳兔对该病毒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感染途径 皮肤、呼吸道。 * 症状 由于毒株、小鼠品系和机体状况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有的发病较急,迅速死亡,有的进程缓慢出现典型症状,但大部分小鼠为不显性感染,有的小鼠可以既无症状,又可获得免疫。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的,确诊可采取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动物接种感染、包涵体检查、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检测、牛痘病毒小鼠尾部划痕。 * 预防与控制 目前无治疗办法。对污染的鼠群必须严格封锁,及早处理淘汰,全部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或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有效氯1,000mg/L),死亡动物及其废弃物污染的垫料等应予隔离焚烧。新引进的小鼠要隔离观察2~3周,健康者方能继续饲养繁殖,在做好日常综合性预防措施(清洁、卫生、消毒、检疫)的前提下,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方法,进行疫苗预防注射效果较好。 * 2.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是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引起的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呈现脑脊髓炎症状。小鼠感染表现大脑型内脏型和迟发型三种。人类感染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 * 病原 该病原是砂粒病毒属成员,对乙醚敏感,对热比较稳定,在-70℃可长期保存,对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