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四书》解读 宁波大学 张伟教授 2013年3月 一、“四书”的作者及形成 1、“四书”的作者 ▲《大学》 出自《礼记》。作者:曾子? ▲《中庸》 出自《礼记》。作者:子思? ▲《论语》 作者:曾子弟子 ▲《孟子》 作者:孟子与弟子 一、“四书”的作者及形成 2、“四书”的形成 ▲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首崇《大学》、《中庸》;司马光著《中庸大学广义》一卷,《学》、《庸》并称别出。 ▲北宋二程:《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中庸》“孔门传授心法” 。 ▲南宋朱熹:“《四书》,《五经》之阶梯。”并撰《四书章句集注》,正式出现“四书”之名。 ▲元明清时期《四书》成为科举用书,奉为圭臬。 二、“四书”主要内容 1、《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分经1章、传10章,共1546字。 ▲经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经章提出“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传前4章统论纲领指趣;后6章细论条目功夫。 二、“四书”主要内容 《大学》要旨与实质 ▲《大学》“三纲领”中,通过“明明德”、“亲民”,最终达到“至善”境界,其目的是要建构良好的政治与文化环境。 ▲《大学》着重阐述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思想内涵和思维框架。 ▲《大学》把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是封建时代士大夫所信奉的人生哲学。 ▲《大学》中所讲的“物”、“知”、“意”、“心”,是唯心的。其实质是把封建政治、伦理与个人的“意”和“心”融为一体。后世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以《大学》的原则为指南。 二、“四书”主要内容 2、《中庸》 33章,共3568字 ▲中庸涵义:程赜:“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致中和”是中庸之道的精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五伦三德:“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二、“四书”主要内容 ▲三重九经 《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所谓三重:议定礼乐、制定制度、考订文字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诚” 《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二、“四书”主要内容 3、《论语》 20篇,470余章,共15000余字 ▲战国至汉初,《论语》是“传”或“记”作品。汉武帝独尊儒学,孔子被奉为圣人,《论语》也被定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并为之作注,成为科举用书。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儒家思想本源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三、《四书》与中华传统文化 ▲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沿传下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从时间界限上讲,是指封建时代的文化;从内容上讲,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收佛、道的文化。 ▲《四书》与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或核心,《四书》又体现着儒家的最基本思想,因此,“四书”是了解、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基本书籍。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剔其糟粕,取其精华 承其精神,舍其形式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