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培训资料.ppt

10第十章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培训资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第十章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 一、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物的主要构造,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及适用条件,建筑施工图的内容。 熟悉:建筑物的分类,常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图中的常用符号。 了解:建筑物的细部构造,材料的基本性质,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 二、要点说明—1 1.建筑、建筑物及构筑物 2.建筑物按用途的分类 3.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密实度、孔隙率 4.材料的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 5.气硬性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6.水泥及其类型划分 7.混凝土 8.建筑钢材 9.热轧钢筋 10.防水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11.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组成与常用符号 二、要点说明—2 12.建筑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13.建筑立面图的图示内容 14.建筑详图 15.结构施工图 16.建筑设备施工图的组成 17.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 18.三种常用的墙身防潮层构造的做法 19.隔墙 20.三种变形缝 21.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22.平屋顶常用的两种排水方式 第一节 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一、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物——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医院、学校、商店等; 构筑物——人们不能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塔、烟囱、桥梁、堤坝、纪念碑等。 例题:以下属于建筑物的是( ABC ) A. 住宅 B. 医院 C. 商店 D. 纪念碑 E. 桥梁 2.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建筑; (2)砖混结构建筑; (3)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5)木结构建筑。 3.按建筑层数分类 (1)住宅建筑: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30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建筑物总高度在24米以下为非高层建筑,总高度在24米以上为高层建筑。 (3)超高层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称为超高层建筑。 4.按抗震设防分类 根据其使用功能及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2)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3)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4)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第二节 建筑材料 一、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密度、表现密度和堆积密度 1.密度 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可以认为是绝对密实状态。 2.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 3.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例题: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B ) A.表现密度 B.密度 C.堆积密度 D.密实度 (二)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1.密实度 密实度——指材料体积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2.孔隙率 孔隙率——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 例题:材料体积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称为( D ) A.孔隙率 B.密度 C.堆积密度 D.密实度 (三)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1、亲水性与憎水性 润湿边角(θ)——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 亲水性材料——润湿边角θ≤90度的材料; 憎水性材料——润湿边角θ>90度的材料。 2、含水率 材料的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 3、吸水性 材料的吸水性——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 4.吸湿性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5.耐水性 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 一般材料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例如,花岗岩长期浸泡在水中,强度将下降3%,普通黏土砖和木材所受影响更为显著。 6.抗渗性(或不透水性) 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对于地下建筑及水工构筑物,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对于防水材料,则要求具有更高的抗渗性。 7.抗冻性 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 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 抗冻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其强度降低不超过规定值,并无明显损坏和剥落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以此作为抗冻等级,用符号“Fn”表示,其中n即为最大冻融循环次数,如F25、F30等。 (四)材料的导热性 导热性——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料的这种传导热量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