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中国数学史学史幻灯片.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严敦杰在中国数学史研究方面的造诣和贡献,受到中外学者的好评。李约瑟(J.Needham)《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1959年)提到4位中国数学史家中就有严敦杰(另外3位是李俨、钱宝琮、许莼航)。华罗庚曾于1962年访问严敦杰,读了严的著作,两次给严写信称:“把您的大著给我作参考,十分感谢,大著极好。” 2、2中国数学史专著的出版 最早的是三上义夫的《中国算学之特色》,以论文形式于1926年用日文在《东洋学报》发表。 1949年之前,李俨的著作主要有: 《中国算学小史》(1930) 《中国数学大纲》上册(1931) 《中国数学史导言》(1933) 《中国算学史》(1937) 钱宝琮该时期的著作出版 1932年,《中国算学史》上册 1933,中华学艺社《古算考源》(6篇论文) 许莼舫于30年代先后出版《古算法之新研究》、《古算法之新研究续编》。 1948年,《古算趣味》。普及作用很大。 2、3 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变化 1949年之前的数学史研究完全处于自发状态,研究者主要出于爱国主义思想。1949年10月1日后,研究工作有了很大变化。 (1)研究人员和研究工作受到国家重视。在竺可桢的建议下,由17人组成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成立。1955年,李钱等人调入中科院,成立“中国数学史研究组”。 (2)新版《中算史论丛》的出版。50年代初,又陆续出版了许莼舫的《中国算术故事》(1952)、《中算家的几何学研究》等著作 (3)指导思想的变化。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观点、方法研究中国数学史。 三、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动荡时期 3,1 研究机构的建立和研究进展 (1)1956年9月,第8届国际科学史会议在意大利召开,中国科学院派团参加,李俨宣读了论文。 (2)1957年,中科院将“中国数学史研究组”扩充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数学史是最强的一组。同时招收数学史研究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杜石然、白尚恕、李迪、沈康身、王守义、梅荣照、梁宗巨、何章陆等。从1957到1966年,出版了一大批有关中国数学史的著作。 3,2 “十年动乱”时期的中国数学史研究 (1)研究工作完全停止。从1966到1974年,中国大陆没有一篇数学史方面的文章和著作。 (2)研究人员的遭遇和损失。梁宗巨书稿被抄,钱老于1974年去世。 (3)“批林批孔”和“儒法斗争”与中国数学史 3,3 国外的工作 日本武田楠雄于50年代发表一批有关明代数学史的论文 苏联的尤什凯维奇也有相关论文发表。 1957年,别列兹金娜把《九章算术》翻译成俄文出版。 1960年苏联的奇斯佳可夫出版了一本中印数学史料。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有168页篇幅讲述中国数学史。 何丙郁指导数学史方面的研究生。 此外,尚有李倍始《十三世纪中国数学》(1973)、薮内清《中国的数学》(1974)、蓝丽容《杨辉算法研究》(1977),马若安《数学家梅文鼎研究》(1981)等。 3,4 中国数学史研究在中国大陆的恢复 1977年制定的全国数学规划中,列入了世界数学史和中国数学史2项,承担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西安师范学校(后转移到西北大学)。 1978年,第三次全国数学会年会和1980年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史成立大会”上都有数学史组。 1980年,梁宗巨的《世界数学史简编》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1966年以来国内出版的第一本这样的著作。 3,5 吴文俊的中国数学史研究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员,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被陈省身先生吸收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在陈省身先生指导下从事拓扑学研究,从此走上数学研究道路。 1947年赴法留学,师从埃里斯曼与嘉当继续拓扑学研究。 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研究工作涉及代数拓扑学、代数几何、博弈论、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众多学术领域,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2000年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指出,数学发展中有两种思想:一是公理化思想,另一是机械化思想。前者源于希腊,后者则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数学。这两种思想对数学发展都曾起过巨大作用。从汉初完成的《九章算术》中对开平方、开立方的机械化过程的描述,到宋元时代发展起来的求解高次代数方程组的机械化方法,无一不与数学机械化思想有关,并对数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1977年,吴文俊关于平面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首次取得成功,从此,完全由中国人开拓的一条数学道路铺展在世人面前。这项国际自动推理界先驱性的工作,被称为“吴方法”。 四 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发展时期 4,1 学术会议与学术团体 1981年,在大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数学史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