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件概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件概要

成语故事我来说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励志名言 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2、? 一个有决心的人终将找到他的路。——英国谚语 3、? 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4、?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5、? 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司马光 6、?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格言 7、? 驶出避风的港湾,才能真正认识大海。——日本谚语 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宋濂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写作背景 立意 基础 文章 主旨 说明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 (对比) 作者年轻时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点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幼时 加冠 从师 借书 求教 求学 室内抄书 百里叩问 负籍远游 嗜学 益慕圣贤之道 中有足乐者 借事说理 对比手法 劝学 讨论探究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品读课文 用审美的眼光看这篇文章,你觉得它美吗?它美在那里? 赏析本文借事说理、寓理于事的写法 作者是德高望重的达官显贵,赠言的对象是一个同乡的青年,但文章没有盛气凌人之感,而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去领悟要义,引起学习的动力,把握学习的方法。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而这一切又无不是为了勉励马生。 对比手法的使用: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生:色愈恭,礼愈至 师生态度 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学习条件 昔日作者: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 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 对比 对比 对比 勤 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思考: 揣摩语言,赏析本文的语言美。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主题: 勤勉好学 文眼: 勤且艰若此 表现手法: 对比 求书之艰 求教之艰 奔走之艰 食宿之艰 解决办法: 美好品德: 结 果: 解决办法: 美好品德: 结 果: 解决办法: 美好品德: 解决办法: 美好品德: 手勤 嘴勤 腿勤 心勤 信 诚 坚 乐 生活情况 学习条件 师生态度 师严 生勤 同舍生:华丽 余:粗陋 昔日:余艰苦 今日:诸生优越 揭示的道理? 对 比 阅读下面语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明确: 1、学习应持的方法态度:一是善于积累;二是坚持不懈;三是专一。 2、运用比喻说理,兼用对比手法,说理形象、生动、具体。 拓展延伸 理解这段文字的大意,说说这段文字讲了什么道理,说理有什么特点。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