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2015年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docVIP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2015年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2015年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doc

中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命题人:张晓红 审核人:初三语文组 总编号:NO.7 一、考题重现。 【2010年潍坊】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写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之时。 8.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作者不说自己愁,而说“满川风月替人愁”,移情于(景)物,以(景)物写人(2分)含蓄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离愁别绪。(2分) 【2011年潍坊】 【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答案】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2012年潍坊】 秋夜曲 张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 1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2分,“思念”“关心”各1分) 【2013年潍坊】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2.“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答:???????????????????????????????????????? 13.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答案】12.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2分,手法1分。作用1分) 13.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3分典故1 分,“源”写成“园”不得分,情感2分) 【2014年潍坊】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2.上阕前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 13.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2.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分,每个要点1分) 13.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3分,每个要点1分) 二、考点透视。 【考点1】理解诗词的意象,概括诗词描绘的画面。 如:2011年9(1)题,2012年11题 【答题指导】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在重视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考点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揣摩、理解炼字的技巧。 如:2011年8题,2013年12题 【答题指导】炼字题:字义+内容+情感 赏析诗句题:角度+内容+情感 【考点3】理解诗词的内容和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如:2010年8题第二问,2011年9(2)题,2012年12题,2013年13题, 2014年13题 【考点4】体会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如:2010年8题第一问,2014年12题 【答题指导】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反问、用典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 三、实战演练。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