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出身农家-国立政治大学
曾國藩、李鴻章的評價
曾國藩出身農家,少年得志,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得舉人,十八年高中進士,年僅二十八歲。道光二十年(1840年),得授翰林院檢討。二十七年,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八年連升六品十二級。任京官期間,曾國藩廣識京師有道之人,治義理、考據、辭章之學。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事起,曾國藩屢向清廷冒死獻策。二年,曾國藩典試江西途中母親病故,回鄉服喪。不久,奉命在鄉舉辦團練,即“湘勇”。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曾國藩所辦湘軍初具規模,與太平軍轉戰長江中下游地區。湘軍力量不斷壯大,漸成對抗太平天國主力。“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曾國藩賞加太子少保銜,成為當時漢人權位最重者。因剿滅太平天國、捻軍有功,曾國藩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升任武英殿大學士,得封雲騎尉世職。同治九年(1870年),曾國藩因辦理“天津教案”不利,回任兩江總督。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死于兩江總督任上,享年六十一歲。死後清廷追贈其太傅,諡號“文正”。
曾國藩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百餘年來,後人對他的評價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褒貶不一。譽之者贊其為“中興第一名臣”、“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人物”;毀之者稱之為“漢奸”、“劊子手”。
曾國藩死後,清廷頒發上諭:“其生平政績事實宣付國史館。”我們從民國初年修纂的《清史稿》中,可見清廷官方對曾氏的總結與評價:
“國藩為人威重,美鬚髯,目三角有棱。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竦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終身不厭,有家法而不囿于一師。其論學兼綜漢、宋,以謂先王治世之道,經緯萬端,一貫之以禮。惜秦蕙田《五禮通考》闕食貨,乃輯補鹽課、海運、錢法、河堤為六卷,又慨古禮殘缺無軍禮,軍禮要自有專篇,如戚敬元(按:即戚繼光)所紀者。論者謂國藩所訂營制、營規,其於軍禮庶幾近之。晚年頗以清淨化民,俸入悉以養士。老儒宿學,群歸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薦拔者,不可勝數。一見輒品目其才,悉當。時舉先世耕讀之訓,教誡其家。遇將卒僚吏若子弟然,故雖嚴憚之,而樂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國藩事功本於學問,善以禮運。公誠之心,尤足格眾。其治軍行政,務求踏實。凡規畫天下事,久無不驗,世皆稱之,至謂漢之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無以過,何其盛歟!國藩又嘗取古今聖哲三十三人,畫像贊記,以為師資,其平生志學大端,具見於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薦取人才為己任,疆臣閫帥,幾遍海內。以人事君,皆能不負所知。嗚呼!中興以來,一人而已!”
李鴻章長兄、湖廣總督李瀚章尤其對這位同僚意志之堅毅、為人之謹慎讚賞有加,認為:“其深識遠略,公而忘私,尤有古人所不能及者。”
曾國藩幕僚、早期啟蒙思想家薛福成認為,曾國藩最成功之處在於育人用人之道:
“自昔多事之秋,無不以賢才之眾寡,判功效之廣狹。曾國藩知人之鑒,超佚古今,或邂逅於風塵之中,一見以為偉器;或物色於形跡之表,確然許為異材。平日持議,常謂天下至大,事變至殷,絕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維持。故其振拔幽滯,宏獎人傑,尤屬不遺餘力。嘗聞曾國藩目送江忠源曰:‘此人必名立天下,然當以節烈稱。’後乃專疏保薦,以應求賢之詔。胡林翼以臬司統兵,隸曾國藩部下,即奏稱其才勝己十倍。二人皆不次擢用,卓著忠勤。曾國藩經營軍事,亦賴其助。其在籍辦團之始,若塔齊布、羅澤南、李續賓、李續宜、王鑫、楊岳斌、彭玉麟,或聘自諸生,或拔自隴畝,或招自營伍,均以至誠相與,俾獲各盡所長……曾國藩又謂,人才以培養而出,器識以歷練而成。故其取人,凡於兵事、餉事、吏事、文事,有一長者,無不優加獎勵,量才錄用。將吏來謁,無不立時接見,殷勤訓誨。或有難辦之事,難言之隱,鮮不博訪周知,代為籌畫。別後則馳書告誡,有師弟督課之風,有父兄期望之意。非常之士與自好之徒,皆樂為之用。”
如上可見,曾國藩確為維護清朝統治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得到大多時人的讚譽。然至清末,特別是隨著反清革命的不斷深入,曾國藩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攻擊的對象。
革命家陳天華在其膾炙人口的反滿宣傳手冊《猛回頭》和《警世鐘》裏分別對曾國藩作出評說:
“列位呵!當道光、同治年間,我們漢人有絕好自立的機會,被那全無心肝的人,苦為滿洲出力,以致功敗垂成,豈不是那湘軍大都督曾國藩嗎?俺想曾國藩為人也很誠實,只是為那數千年的腐敗學說所誤,不曉得有本族、異族之分,也怪他不得。但可憐曾國藩辛苦十餘年,殺了數百萬同胞,僅得一個侯爵。八旗的人,絕不費力,不是親王,就是郡王。而且才立大功,就把他兵權削了,終身未嘗立朝,僅做個兩江總督,處處受人的挾制,晦氣不晦氣!若是當日曉得我的世仇萬不可不滅的,順便下手,那天下多久是我漢人的,曾國藩的子孫如今尚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