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测定的研究(谢元超)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溶出度测定的研究(谢元超)概要

主要内容 溶出度的概念 溶出度与崩解时限、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溶出介质 溶出度测定方法 溶出度测定法的应用及进展 1 溶出度的概念 溶出度(Dissolution rate)也称溶出速率,是指在规定的介质和条件下,药物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用来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内在指标,也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测定固体制剂溶出度的过程称为溶出度试验,它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 药物溶出度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的差异,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能有效区分同一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因此是药品质量控制的必检项目之一。 2 溶出度与崩解时限、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溶出度与崩解时限的关系 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1)溶出度与崩解时限的关系 药物要发挥作用必须到达作用部位,药物能否到达作用部位以及到达的速度和程度,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片剂为例,服药后药物必须先经过崩解、分散,然后才能溶解进而被吸收产生疗效。因此,各国药典对一些片剂均进行崩解时限检查,它对药物疗效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但是许多实验证明崩解时限检查不能说明体内的有效性,它只能控制药物溶出的最初阶段,无法控制药物继续分散和溶解的过程,因此提出溶出度与药物在体内吸收情况关系更加密切。 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溶出度替代了过去的崩解时限检查,从而提高了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性,保证了药品的临床疗效。 2)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是衡量制剂疗效差异的重要指标。但生物利用度试验工作量极大,费用高,对每个样品进行筛选评定,检验和控制产品质量只能借助于体外实验方法来完成。溶出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药物的吸收情况,可作为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指标;溶出度虽非必然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相关,但多数情况下是相关的,是替代动物实验的体外实验方法。 3 溶出介质 溶出度测定是固体制剂在模拟体内胃肠道环境进行的,因此溶出介质应尽可能模拟胃肠道环境。对于不同的药物要根据其性质、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介质。一般应以水、0.001~0.1molL盐酸、磷酸盐缓冲液作介质,pH应在1~6.8之间,最高不应超过pH8.0。 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可以在介质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作助溶剂,一般情况不推荐使用有机溶剂,介质中加入有机溶剂时应考察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介质体积,第一法、第二法介质体积应大于500ml,不超过1000ml,常用900ml;第三法的介质应大于150ml,不超过250ml。 4 溶出度测定方法 溶出度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药物溶出度的最常用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快捷,也是首选方法。药物制剂溶出度测定常采用对照品法、吸收系数法和自身对照法。 药物溶出度对照品法或吸收系数法 药物溶出度自身对照法 4.1 药物溶出度对照品法或吸收系数法 中国药典绝大多数品种采用此两种方法测定溶出度,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制剂的溶出度,其溶出量为绝对值,与药物的含量和制剂的处方工艺即制剂的溶出特性等有关,含量与溶出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溶出度测定中采用对照品法或吸收系数法,会出现因辅料干扰而使测定结果偏高的现象,有的超过标示量110%,甚至更高。 另一种情况是若溶出度测定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不同时,对照品含量的标定方法也不相同,对于同一对照品要用两种方法标定,这势必大大增加了对照品的标定工作,且不同方法标定的对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影响测定结果。第三,对于含量不合格产品来说,对照品对照法测溶出度往往受含量的影响,也不合格。 药典中很多品种的含量测定需要对照品或标准品的,可在含量测定用对照品上同时标出溶出度测定方法标定的结果,即含量测定与溶出度测定用同一种对照品,就不会造成误用,且方便使用。对于含量测定不需要对照品的样品,建议采用吸收系数法或含量校正的自身对照法。 4.2 药物溶出度自身对照法 自身对照法是目前中国药典中抗生素特有的方法,它解决了多组分抗生素如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吉他霉素、庆大霉素等仅有微生物效价标准品,无化学对照品,不能进行溶出度检查的难点。 药物溶出度自身对照法的特点 药物溶出度自身对照法存在的问题 药物溶出度自身对照法的特点 1)自身对照法与药品含量无关,这与对照品法或吸收系数法等不同,此法针对性强,有利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