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基础理论概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的基础理论概要

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 其次,坚持就是胜利! 绪论:生活中的法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法规课重要吗?建筑施工领域是腐败犯罪的高发领域。 想率先奔小康吗? 故事一 :一个留学英国的小伙子------ 湖南卫视播出《真情最前线》,讲述鲁豫在聚源中学废墟中的亲眼见闻。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走到鲁豫面前,说道:“你们要来照这个,你们一定要照照这个.看看,这都是什么东西!!”镜头过去,我不禁一阵心寒,一根倒塌的水泥住里,居然只有两根铁丝!!!老者满含热泪,激动地说道:“那些都是我们的孩子啊!”鲁豫拉老人的手泪流满面,看到这里,我的喉咙也哽咽了. 案例:秋菊打官司:公民法律信仰的确立与困惑 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与村长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秋菊先后到了县公安局和市里,最后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除夕之夜,秋菊难产。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助下,连夜踏雪冒寒送秋菊上医院。秋菊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可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请问:法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求职遭遇……一个德国公司的老板给他看了一份记录,原来这位中国留学生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曾经被抓住过3次逃票。 这说明了人家德国的法律法规不是放着好看,任何一个人犯了任何罪行,即使是对于他来说无关痛痒的错误,在别人的眼中也是一种对于人品参考的数据;就像是向银行贷款,你的信用值太低了,银行业对你心存芥蒂一样;人家的自我修养个人品行也是如此修炼出来的 第二章 法的基础理论 2.1.1 法的概念 (一)“灋” 的故事: 古写作“灋”(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 2.1.1 法的概念 平之如水——公平 触其不直者而去之——正义 所以范天下不一者而归于一 ——强制 2.1.1 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1.1 法的概念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1.2 法的特征 2.1.2 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 指法的效力来源,这个意义上的法的渊源通常又被称为法的“形式渊源”。 2.1.2 法的渊源 2.1.2 法的渊源 1、正式渊源 (1)宪法。宪法是规定一国政权运行的基本体制和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根本法。 (2)法律。这里专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行政法规。它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4)地方性法规。 (5)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 2.1.2 法的渊源 2.1.3 法的效力 2.1.3 法的效力 1、法的效力在时间上如何体现? 法律对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 ——不溯及既往原则 2、法的效力在空间上如何体现? 我国法律在国外有无效力? 2.1.3 法的效力 3、法的效力对人如何体现? 什么是“无国籍人”,为什么会有无国籍人? 不具有任何国家国籍的人,或根据任何国家法律都不认为是其公民的人。无国籍人的出现,主要是因各国立法冲 突造成的,也可能是由其本人意志决定的,或是国籍被剥夺的结果。无国籍人在国际上不受任何国家的外交保护。在中国,无国籍人与外国人处于同等地位。 4、法的效力对事如何体现? ——法不禁止皆可行、皆自由 我国的法律行为的概念   在我国,1986的《民法通则》并未直接采用法律行为这一概念,而是采用了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行为这两个概念。在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