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水文科技信息2016年第11期
山西水文科技信息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资料信息中心 2016年第11期 (总第250期)
含水层性质解译分析原理/左文喆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5-17-21
为了改变传统水文地质参数识别中研究人员强制划分含水层系统的缺点,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并通过分析各含水层特点找出一种获取含水层信息的方法---含水层解译分析。研究表明,含水层解译分析在识别含水层信息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通过借助长序列的观测数据获取含水层信息。含水层解译分析曲线在各含水层中表现各异,通过含水层的解译分析可识别含水层类型、边界条件、井筒储集效应等含水层性质和抽水中反映出来的现象。
区域蒸散量分离技术研究/李海涛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5-23-27
从水资源管理角度,地下水蒸发量被认为是无效的。特别是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它被认为是可以通过降低地下水位而节省出来的水资源量。本文将同位素技术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点和像素尺度的植被蒸腾量和NDVI之间的线性数学表达式,进而成功将区域蒸散量分离为区域植被蒸腾量和区域地下水蒸发量。根据分离结果,黑河流域地下水蒸发量较大的地段主要位于黑河干流中游以及东居延海,最大地下水蒸发量可达1000mm/a。
Copula熵方法及其在三变量洪水频率计算中的应用/李帆等//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6.5-443-448
为解决传统Copula方法在进行联合概率分布拟合过程中要先进行函数类型选择的问题,将Copula函数和最大熵原理进行耦合,通过求解具有最大熵的Copula方程,求得二维联合分布函数,即Copula熵方法。用求得的Copula函数对洪水事件的3个相关变量(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历时)进行两两配对的二维联合分布拟合,并利用Gibbs采样方法和Copula函数实现三变量洪水事件的随机模拟。以淮河鲁台子水文站的实测洪水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并通过拟合优度的计算,证明Copula熵方法对多维相关变量概率拟合的有效性以及Gibbs采样方法在三变量洪水事件模拟过程中的有效性。
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方法/张远等//环境科学研究2016.10-1393-1399
为建立合理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流域为对象,对水生态安全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压力、状态、功能、风险”四要素,构建了“目标层---方案层---要素层---指标层”的评估体系,其中方案层包括水生态压力、水生态状况、水生态功能和水生态风险4个方面,涵盖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栖息地状态、水生态质量、水产品供给、休闲娱乐、水环境净化、重金属风险等9个评估要素18个评估指标,并详尽表述了各评估指标的内涵及其计算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ESI(生态安全指数),并根据ESI得分将水生态系统的安全评级分为安全(3.5≤ESI≤4.0)、较安全(2.5≤ESI3.5)、一般(1.5≤ESI2.5)、不安全(0.5≤ESl1.5)和很不安全(0≤ESI0.5)5个级别,构建了多指标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姜明岑等//中国环境监测2016.4-1-5
水质评价是目前水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撑,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已经逐渐由断面评价向流域综合评价进行转变与突破。该文对目前的断面 水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类综述,并且对流域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各个国家流域的应用进行了重点评述。分析认为中国在流域评价中所使用的“断面比例法”不够准确,缺乏污染物时空分析以及生物评价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未来地表水质评价方法的提升以及水环境管理的完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建议。
CMIP5多模式对中国及各分区气温和降水时空特征的预估/程雪蓉等//水文2016.4-37-43
利用7个参加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全球气候模式模拟数据,在RCP4.5、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从年、季、月尺度上对中国以及中国的7个区域的气温和降水进行未来情景预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2010-2099 年,两种情景下中国的气温增加明显,并呈现出春弱秋冬强(尤其是一、八、九、十一、十二月)的特征,北部(N)、西北东部(ENW)、西北西部(WNW)、西藏(Tibet)的升温趋势高于其他地区。RCP8.5情景下的气温线性趋势值大部分都高于RCP4.5情景下的值。在RCP4.5情景下,2060-2099 年东北部(NE)呈现降温。两种情景下,全国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地理分布,并表现出冬弱春夏强的季节变化特征。西北西部(WNW)在全年降水偏少,春夏季黄河以北降水趋势较小,降水大值中心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