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框构桥、排水、电器综合通用施组.doc

道路、框构桥、排水、电器综合通用施组.doc

  1. 1、本文档共1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框构桥、排水、电器综合通用施组

第一章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西出入口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西出入口道路工程设计图纸; 3、国家和部颁的相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 4、溪满族自治县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5、据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工作环境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政策、法令、法规进行编制。 6、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2、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管理,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3、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合理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防噪、防尘方案,选择最有利的工程施工方法与工艺和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布置方案,力求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监理,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5、遵循专业化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三、参照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3、《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053) 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J/T019-98) 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017-96) 6、《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14-200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ZJQ00-SG-016-2006)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9、《公路工程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2000) 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 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13、《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90) 14、《城市人行天桥与然后地下通道技术规范》(CJJ69-95)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说明 1、工程地理位置 本溪县西出口道路工程,位于本溪县小市镇西,本桓线(K38+821)与西山路相交处。原本桓线与西山路为平面交叉,由于本桓线为一级公路,行车速度较快、车流量较大。为降低安全隐患,先将西山路左、右转车到分离,将左转车道下穿本桓线。道路全长1461.924m,框构桥一处,人行通道桥一处。 2、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本溪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腹地、太子河上游,境内为长白山脉东南延续部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县境中部为太子河大断裂带。平均海拔不足300米。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地面积占82.7%。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湿润气候区,季风和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县年平均温度为6℃~8℃。日平均气温稳定10℃。 本溪满族自治县在季风环境控制下,又因受地形影响,降水量比较充沛。全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除冬、夏期间季风一年一度交替,季节雨如期而至外,各地还时常有地形雨、对流雨滋润田园,虽然干、湿季节分明, 夏季盛行湿热的偏南风。 二、本工程主要结构及主要工程量 (一)、框构桥工程 1、构桥位于本桓线MK0+468.268处,与B匝道交叉于BK0+201.847处,桥上为双向四车道。桥内为单向双车道,桥内黑色路面宽8m,框构桥内本桓线小里程侧设2m宽人行道。 框构桥与B匝道交叉于BK0+201.847处,与本桓线道路中心交叉角度43度。框构顶板及侧墙厚度均为0.85m,地板0.95m,净空大于4.5m,全高8.1m,全长52.62m,位于R=100m的圆曲线上。框构主体中心线采用R=100m的圆曲线,钢筋排架始终垂直于框构中心线。桥顶采用TQF-Ⅰ防水层,玻璃纤维保护层,侧面采用Js-18防水涂料两层。 框构桥内采用与B匝道相同的路面结构层,形成整体的连贯性;结构层厚度50cm,结构层以下至地板填筑碎石。 框构桥顶在出入口均设置挡墙及栏杆,挡墙顶高度与引道挡墙较高侧齐平,并与之同期浇筑,形成整体封闭。 2、人行通道位于本桓线MK0+709.7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