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味化学食品的气味化学推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化合物气味与分子结构 第三节 食品中气味形成的途径 第四节 植物性食品的风味 第五节 动物性食品的风味 第六节 香味增强 第七节 风味分析 Parfumer 第八章 嫌忌成分 肖诗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植物性食物中的毒物 第三节 动物性食物中的毒物 第四节 变应性食物 第五节 微生物毒素 第六节 加工及环境污染所至的食物中的嫌忌成分 8.1 概述 天然有毒物质的中毒条件 4. 食物成分不正常 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有许多含有有毒物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如河豚鱼、鲜黄花菜、毒蘑茹等,少量食用亦可引起相应的中毒症状。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物(植物和动物)、衍生物、污染物、添加剂四大类。 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食用植物都包括一些可能引起中毒的植物,但引起中毒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非食用部位有毒 如杏、苹果、樱桃、桃、李、梨等,其种仁、叶、花芽、树皮等含氰甙。 (二)在某个特定的发育期有毒 麦类、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幼苗期含氰甙;未成熟蚕豆、发芽马铃薯都含有有毒成分。 (三)其有毒成分经加工可去除 菜豆、小刀豆等含有血球凝集素等物质,经煮沸可除去毒性。 (四)含有微量有毒成分,食用量过大时引起中毒 一、有毒植物蛋白及氨基酸 (一)、凝集素及酶抑制剂 1.外源凝集素(Lectins) 又称植物性血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s),是植物合成的一类对红细胞有凝聚作用的糖蛋白。外源凝集素可专一性结合碳水化合物。当外源凝集素结合人肠道上皮细胞的碳水化合物时,可造成消化道对营养成分吸收能力的下降。 外源凝集素广泛存在于800多种植物(主要是豆科植物)的种子和荚果中。其中有许多种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原料,如大豆、菜豆、刀豆、豌豆、小扁豆、蚕豆和花生等。 2.消化酶抑制剂 许多植物的种子和荚果中存在动物消化酶的抑制剂,如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rymotrypsin inhibitor)和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 inhibitor)。这类物质实质上是植物为繁衍后代,防止动物啃食的防御性物质。豆类和谷类是含有消化酶抑制剂最多的食物,其他如土豆、茄子、洋葱等也含有此类物质。 豆类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α-淀粉酶抑制剂是营养限制因子。用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生大豆脱脂粉饲喂实验动物可造成其明显的生长停滞。 提示 中毒预防:干炒黄豆不能完全破坏其毒素,所以不能多食;未煮透的豆浆中含有毒素,煮豆浆起泡沫时,豆浆还未沸腾,毒素尚未被破坏,要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沸腾持续数分钟后方可食用。 (二)、毒肽 这类毒素可分为两小类:一类是含8个氨基酸的鹅膏毒素(Amatoxins),另一类是含7个氨基酸的鬼笔毒素(Phallotoxins)。 鹅膏毒环肽(Amanitins)直接侵犯细胞核,与RNA聚合酶II结合,导致RNA及蛋白合成停止,迅速损坏肠、肾和肝。糟糕的是这种损坏不可逆转,至今还无解毒剂可解。最糟糕的是,中毒症状在大量细胞被损坏后才出现,等出现中毒症状时,往往晚了。 (三)、有毒氨基酸及衍生物 1.山黎豆毒素原 2. β-氰基丙氨酸 存在蚕豆中,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和山黧豆中毒相同的症状。 3. 刀豆氨酸 存在豆科植物的蝶形化亚科中的一种精氨酸的同系物。 4. L-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 是蚕豆病的主要病因,症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症。 二、毒苷 1、生氰糖苷 生氰糖苷(Cyanogentic glycosides)是由氰醇衍生物的羟基和D-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糖苷,广泛存在于豆科、蔷薇科、稻科的10000余种植物中。生氰糖苷物质可水解生成高毒性的氰氢酸,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表4-2 含有生氰糖苷的食物及其中HCN的含量 2、硫苷——致甲状腺肿原 甘蓝植物含有一些致甲状腺肿的物质(Goitrin)。这些物质的前体是黑芥子硫苷(Glucosinolates),黑芥子硫苷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甘蓝植物的种子中,含量约为2~5mg/g。该物质对昆虫、动物和人均具有某种毒性,是这类植物阻止动物啃食的防御性物质。 甘蓝属食品中抑制甲状腺功能的物质可分为两类——致甲状腺肿大素和硫氰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