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一院核医学-核素治疗2.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医学-一院核医学-核素治疗2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粒子植入枪 原 理 将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微型封闭粒子源,按照指定的术前治疗计划,以一定方式直接植入到肿瘤、受浸润或淋巴途径扩散的靶区组织内。 粒子持续释放低剂量率的γ射线,肿瘤靶区累积获得高剂量照射,使肿瘤细胞停滞于静止期并不断地消耗肿瘤干细胞,使其失去增值能力。 靶区外的受照射剂量很低,正常组织不受或仅受轻微损伤。 粒子治疗是低剂量率持续照射,不仅能克服分次短时外照射只对繁殖周期部分时相肿瘤细胞起效的局限性,而且能一定程度上克服乏氧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抗拒性,明显提高疗效。 放射源活度小,治疗距离短,易于防护; 无需防护屏蔽,大部分能量可被组织吸收; 考虑周围正常组织耐受限制因素少,放射源直接进入肿瘤,其肿瘤剂量远远高于正常组织; 持续性照射,生物效应明显提高,对DNA双链断裂完全,治疗增益比可提高; 高度适形,降低了正常组织损伤的发生率。 优点 适应症 1、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 2、需要保留的重要功能组织或手术将要累及重要脏器的肿瘤,缩小手术范围,保留重要组织,行局限性病灶切除与近距离粒子植入治疗相结合。 3、患者拒绝或身体条件不宜进行根治手术的肿瘤患者 4、预防肿瘤局部扩散或区域性扩散 5、孤立的复发灶或转移灶失去手术价值者 6、无法手术切除或其他方法无效者 7、术后或放疗后局部残留病灶 禁忌症 1、肿瘤质脆,容易导致大出血者 2、肿瘤靠近大血管并有出血感染者 3、一般状态差,恶病质或不能耐受治疗者 4、患者预期寿命不足以等待疗效出现 治疗方法 放射性粒子 主要根据半衰期、射线类型、射线能量、核素丰度及原子序数等条件选择放射性核素制成粒子,常用非永久性植入的放射性核素有226Ra、192Ir(铱)、60Co、137Cs;常用永久性植入的放射性核素有198Au、125I 、103Pd、192Ir等。 粒子植入方法 ①直视手术植入,即手术切除肿瘤后,在手术部位及可能有转移又无法切除或可能发生转移的部位将粒子植入组织间; ②以X线、超声等影像手段导向经皮穿刺或通过内窥镜穿刺将粒子植入肿瘤实体内。 ③模板种植。 疗效评价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脑胶质瘤、乳腺癌、肺癌、胸壁肿瘤及头颈肿瘤等,疗效肯定。表现为症状改善,肿瘤缩小甚至基本消失,转移和复发减少,生存率提高。尤其对前列腺癌的治疗,其临床疗效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根治术和外照射治疗。 该疗法不良反应较少,部分患者有一过性乏力、白细胞减少、胃肠不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胰瘘,少见胃肠出血、感染、粒子移位或肺栓塞等。 前列腺癌患者植入后,可有骨盆和大腿不适感;少数出现尿道阻塞、尿道刺激症状加重或性功能障碍;偶见尿道坏死、直肠溃疡等。 术后(05.6.1) 术前(05.4.17) 实习课安排 地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一楼核医学科教室。 内容:放免分析、核素治疗病例分析、ECT及PET阅片。 要求:穿白大衣、保证出勤率。 联系方式 祝大家学习生活顺利! 谢谢! 缓解骨痛的效果 89SrCl2: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肾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疼痛的治疗,对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疗效尤为显著。给药后10~20天疼痛开始减轻,6周内症状明显改善。一次注射后镇痛效果可维持3~6个月。初期(5~10天)可有一过性疼痛加重,持续约2~4天,称“反跳现象”或“骨痛闪烁”现象,预示具有较好的疗效。 153Sm-EDTMP: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效果最好,肺癌和鼻咽癌次之。总有效率为65%~92.7%,止痛效果出现时间为7.9±6.8天,疼痛缓解时间1~11个月(平均2.6~3个月)。少数病人可在给药后2~3天出现“骨痛闪烁”现象。缓解疼痛较快,但持续时间较短。 188Re-HEDP:对于不同原发肿瘤类型的缓解率,肺癌为77%、前列腺癌80%、乳腺癌83%、膀胱癌100%、肾癌50%、其他类型肿瘤87%。80%患者的骨痛在治疗后出现迅速而显著的减轻,20%患者可以停用止痛药。 对骨转移病灶的作用 89SrCl2、153Sm-EDTMP、188Re-HEDP:药物发射的β射线能杀死肿瘤细胞,因而除了发挥镇痛的效果外,还能产生抑制骨转移病灶的作用,使其缩小或消失。 早期在骨显像上显示骨转移癌灶放射性摄取增强的表现被称为“闪烁” 现象,其机制与治疗后成骨作用增强有关,应在随访中予以注意。 不良反应 89SrCl2: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药物,部分病人可在治疗后出现周身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少数病人可呈现轻度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