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劳思光教授逝世周年座谈会
※勞思光教授逝世週年專輯※
勞思光教授逝世週年座談會
第一場 勞思光與語言哲學
一、勞思光先生的語言概念分析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 - )
The Is Ought Gap and Distinction
「天道」既實際運行於萬有中,則萬有似應承受 「天道」之決定 ,何以有不
順 「天道」之方向之可能?解答此問題 ,便須另設一觀念 ,以建立所謂道德
生活中之二元性(ethical duality) 。……宋儒對此問題即取 《禮記 樂記》中
所提出之 「天理」與 「人欲」一對觀念 ,以建立二元性 。……
但如此設立二元性後 ,基本問題仍未解決,蓋 「天道」倘實際決定萬有 ,則
何以人之情緒獨能悖乎「天道」,仍是一待解決之問題 ,此處即隱隱通至「自
1
由意志」或 「主體自由」等問題 。持 「天道觀」者 ,於此並無確定解說 。
首先 ,實際世界中「生」與 「生之破壞」常相依而立。某一存有之 「生」,
1
-
1983 3 53 54
• 41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三卷 第四期• 勞思光教授逝世週年專輯
常同時依另一存有之 「生」之 「破壞」為條件 。……譬如 ,人及動物皆須得
食而生 ,而所食者主要仍為有生之物 ;則食者得生時,即以被食者之生被破
壞為條件 ;如此 ,則此處顯有一 「背反」問題 。蓋若 「生」與 「生之破壞」
相依而呈現 ,則吾人說世界 「生生不息」,同時亦可說世界不斷有 「生之破
壞」也 。
其次 ,若就立價值標準說 ,世界之 「生」或 「生生不息」被視為一有價值意
義之方向,則由上述之背反問題 ,可推出如此之價值標準下 ,每一 「善」皆
與 「惡」不離 ;每一 「價值」實現時,其否定亦實現。
最後 ,就道德實踐言 ,問題尤為嚴重 ;因為在道德生活中,必有排拒反道德
之要求。今若由一含 「背反」之價值標準以建立道德生活之基礎 ,則此種道
德生活中,將不見有「善」而「不惡」之行為成立。而與「惡」相依之「善」,
本身亦成為一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