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知到未知的风景探险杨识宏的绘画世界.PDFVIP

从已知到未知的风景探险杨识宏的绘画世界.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已知到未知的风景探险杨识宏的绘画世界

從已知到未知的風景探險─楊識宏的繪畫世界 文‧廖仁義 ( 法國巴黎大學美學博士 東吳大學/國立藝術學院助理教授) 那是一顆渴望呼吸的種子,帶著它的激情與節制,將自己拋向寬闊的天空中。但它並沒有循著拋物線落下,因 為它是一顆自己開拓行走路徑的種子,方位因為它而形成,速度也因為它而產生。 1.找尋方向的內在驅力 在密室中,一顆種子是不是只能將自己的現在當做時間的整體? 七○年代的臺灣就像是一個密室,它背負著六○年代的恐懼,又在七○年代初期的創傷中盲目詮釋每一種方向 感,而後這些詮釋也就變成了方向本身。每一個詮釋 ,既是一種方向的指令,而詮釋的聚集也就成為一種的困 惑。當時,我們曾經以為這個充滿困惑的此時此地就是全部的時間與空間。 但是,密室的內在有著一種緊張,緊張造成了裂縫。這時,渴望呼吸的種子在它自己的內層發生了運動的驅 力。 做為一個在七○年代完成學習生涯並且開始嶄露頭角的台灣畫家,楊識宏的創作動機在七○年代後期出現了內 在運動的驅力。這股驅力,使他沒有受限於既存的時間與空間,也並不是說他認為在這之外已經存在著一個外 在的時空,而是說他隱約感受得到另外有一個時間與空間等待著他去摸索。所以,他在一九七九年離開台灣, 放下了眼前的光與熱,前往美國,朝向了遙遠的未知。 除了摸索,他能完成一個「未知」嗎?我們能說一個勇於往前探險的藝術家能夠完成一項沒有盡頭的旅程嗎? 我們明確知道的是,他已經往前渡過了許多的探險,而且他還繼續在走。 從他八○年代初期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東方文化符號在他的畫面上記錄了異鄉人的眷念與感傷,也看到了 「未知」正在他的畫面中開展出探險家的謹慎與客觀。繪畫結構中,顯性元素與隱性元素所形成的互動氣氛, 充分表現了他這時造型思維的方位。譬如,在《有門的風景》(1981)與《有羊頭的山水風景》(1981)中, 他讓意識之中各個層次的圖形元素都能充分得到表達。 這時,已知的符號風景正在融進「未知」之中,而情感也逐漸從對於物象的佔有轉變為對於心象的凝視。 2.造型運動的時間詩學 在未知之中,一顆種子是不是只能苦苦守候已被時間支配的風景? 來到當代抽象表現主義發源地的紐約,楊識宏一方面似乎來到自己造型生命的故鄉,內在情感的元素從記憶中 甦醒,另一方面從新世界的視野中所感受到的存在的不安,也直逼他的心象世界,而流蕩在視覺經驗中的現實 事件,也不斷地衝擊著他,形成了一種受到外在因素影響的傷逝性的時間意識。這種時間意識表現在焦慮情緒 中,而戰爭與死亡也就成為焦慮情緒的造型元素,我們從他八○年代中期的作品中可以聞到這種況味。譬如, 《文明的衰頹》(1984 )、《透明的風景》(1985 )與《風景之外》(1986)這些作品中,流露出動盪的人間 秩序中生命孤獨懸掛的絕望心情,以及一絲絲想要超越這種心情的掙扎意圖。 然而,楊識宏畢竟不是一個失敗主義者。雖然他有著從生命深處看到脆弱與無奈的內省能力,但是他卻深深知 道,物象生命的殘敗,甚至心象生命的單薄,都可以因為造型生命中色彩與光線的自發性而獲得再生的能量。 在八○年代末期與九○年代初期他稱之為「植物的美學」的系列作品中,楊識宏回到了宇宙的和諧結構中,他 以抒情的視覺思維與圖像思維,表現出一種理性內化之後的浪漫氣氛。這時畫面上的物象已經不僅僅是物象, 而是外在事件時間已經過濾之後的詩性元素,其中沒有流逝的時間,或者這種時間已經被楊識宏以純粹繪畫性 的空間結構改造了;我們所看到的是,隨著筆觸的方向而揮灑出來的時間,那是一種造型運動感之下的時間。 誠如他自己所說:「我常感覺植物花木的生長與枯萎之生命情境,猶如一首優美的音樂,就像阿比諾尼,最令 人柔腸寸斷的『慢板』,那種淒美的哀怨;那種短暫的永恆,常讓我低迴不已。」也就是說 ,「哀怨」這時已 經不再是一種現實的哀怨,而是一種節拍;而且,「永恆」即使是短暫,仍舊是一種的永恆,至少是一種不必 在現實世界之中找尋時間長度的永恆。 一旦造型的永恆擺脫了時間的支配,那麼,「未知」也就不是「尚未知道」,因為它並不受限於過去、現在與 未來的時間符號。 3.每一幅畫作都是向未知啟程 在自我拋擲的路徑中,一顆種子是不是必須負荷已知風景的空間記憶? 楊識宏是一位信任自己造型思維的自然演變的藝術家。固然他也經歷了艱辛的理念探索,但是從他畫面中日益 成熟的顏色技法,我們可以確知,他的手臂對於色彩顏料的親密程度 ,已經不是畫家肢體與材料的關係,而是 構圖思維之中不可分割的整體了。 只要看過十六世紀義大利畫家丁多列托(J.Tintoretto )原作的人都會記得,他在處理一個顏色與其他顏色之間 的關係時總是能夠恰到好處,卻又能夠維持他豪放不羈的筆觸。這既說明了一個畫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