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产业构成情况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市产业构成情况分析 1、丝绸纺织产业 丝绸纺织产业集群以吴江盛泽镇为中心,它主要依托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和当地优势资源,在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格局,进而逐渐演变成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 盛泽镇现有1000 多家丝绸纺织生产企业和3000 余家纺织品贸易企业, 分别占吴江全市的66.7 %和77 %。吴江丝绸纺织业主要集聚于吴江市域东南、以盛泽镇为中心的15 公里范围内, 是典型的丝绸纺织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真丝绸远销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 8 , 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1/6。截止2007年底,吴江市有纺织企业近3300家,仅盛泽镇就拥有丝绸纺织企业约1800家,全市纺织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产值约占当地工业经济总量的90%。 2、服装产业 服装产业集群以常熟“招商城”为中心,它是由专业市场的带动而发展形成的。 常熟招商城自1985年组建以来,经过23年的发展,已从当初的“马路市场”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商城占地3.71 平方公里,城内设有35 个专业市场,8 万多名来自国内外的经营者在此落户,日均客流量20 多万人次,日均货运量2500 多吨,日均资金流量12 亿元,先后开通了241 条辐射全国1000 多个城市的客货运专线。现已拥有5000 多家服装服饰企业,名列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首的常熟招商城,年交易额突破300 亿元。 2006 年,常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 亿元,财政收入102.72 亿元,人均GDP1 万美元,常熟服装服饰产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就业人数超过从业人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3、电子信息产业 随着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及IT产业倍增计划的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已跃居成为苏州市第一支柱产业。 近年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涵盖电子零部件、光电、集成电路、手机无线通讯、 3C硬件等 IT上下游的所有行业;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形成了手机、 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元器件、以及专用电子设备等产品的集群效应。 在电子信息产 业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明基、纬新资通和冠捷电子等集团销售收入均超过50亿元。 仁宝资讯、纬创资通、亚旭电子、佳世达电通、友达光电等集团销售收入也都超过10亿元。 昆山电子信息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仅产业特色、规模优势、集聚效应明显,而且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形成了配套较全、规模较大的IT产品制造业体系。我国台湾省十大笔记本电脑企业中已有6家落户昆山,年产量达1500 万台,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昆山市电子信息产品已经形成了年产4000万台笔记本电脑、1000万台数码相机、1000万台手机、1000万台显示器的生产能力。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1/3,数码相机占到全球产量的1/8。 吴江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已拥有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讯类产品、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等几十个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汇聚了知名跨国公司及大企业集团,其中包括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上市、上柜公司。2007年全市IT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同比增长16.7%。 4、光电缆产业 光电缆产业集群以吴江,由乡镇企业集群发展起来的企业网络。 吴江现拥有40多家光电缆生产企业,但没有一家是国有(集体)企业,它们的前身均系乡镇企业。80年代正是乡镇企业发展之初,那时的乡镇企业可以说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窄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只要哪个行业和产品有利可图,乡镇企业就可能涉足。吴江光电缆产业的发展,也正是乡镇企业捕捉到了信息业将大力发展这一信息,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得以成就的。拥有35亿资产、5000多名员工的“永鼎”集团,经历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其他光电缆生产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目前,吴江共有光电缆生产企业48家,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2006年,吴江光电缆产业规模突破销售额220亿元人民币,出口总额达5000多万美元。 5、苏州市自行车产业 苏州市自行车产业原来比较薄弱,生产过“飞鹿”牌等自行车,后与上海合作生产“凤凰”轻便车和“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初具规模。改革开放后,随着台资、日资企业进入,苏州自行车整车和零部件在国内凸显优势,国际整车品牌如捷安特、好孩子,零部件如日本禧玛诺、三洋等均居重要地位,其他如台资的见诚、欧亚马、KMC、宏光、信隆、建大等企业在自行车制造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民营“凤凰”牌自行车和铝合金车铃等也占有一定份额。苏州市自行车行业企业约有160家,外资业占总数的2/3以上,其中太仓外资企业投资额近3亿美元,昆山略大于太仓。苏州市区营企业固定资产逾1亿元人民币,全市总的资总额30多亿元人民币,其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