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框架模型动力特性试验报告 前言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是反映结构本身所固有的动力性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系数等一些基本参数。这些特性是由结构形式、质量分布、结构刚度、材料性质、构造连接等因素决定,但与外荷载无关,它反应了体系的固有特性。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试验量测结构动力特性参数是结构动力试验的基本内容,在研究建筑结构的抗震、抗风或抵御其他动力荷载的性能时,都必须要进行结构动力特性试验,了解结构的自振特性。由于它可在小振幅试验下求得,不会使结构出现过大的振动和损坏,因此经常在现场进行结构的实物试验,主要分为人工激振法和环境随机振动法。 建筑物周围大地环境引起结构物振动的地脉动和风称为环境激振。自然地脉动是由海浪、风、交通、机械等自然和人为活动所引起,其位移幅值从千分之几微米到几微米,频带从0.1Hz 到100Hz。通过拾振器测得建筑物脉动反应后,对随机的脉动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可得到结构的基频率或较低几阶的频率。可推导出脉动的功率谱峰值,这些峰值对应的频率即为结构的自振频率,而根据计算软件的精度不同,能得出较为精确的前几阶频率的数目也不同。 一试验目的 .工程概况 图1 模型简图 三.测试仪器 图2测点布置图 四.试验测试方案 4.1 测点布置 测点选择在,以减少外界对信号的干扰,使测量结果精度达到要求。方向的自振频率。 4.2 测试准备 (1) 设备连接 将信号线一端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分别和数据采集仪上 通道连接。用USB 连接线将数据采集仪和便携式电脑连接。打开SVSA 软件,未出现连接错误的提示,证明数据采集系统已连接完毕。 (2) 仪器测试 在传感器连接后,对数据进行预采集测试,若发现数据偏离中心轴线较多,离散性大,则说明传感器通电时间过短,还未完全达到其稳定状态。此时结束采集,并重新存储数据,待传感器稳定后正式采集记录试验数据。 4.3 采样参数设置 采样频率 实际中我们取了2Hz作为采样频率。 采样时间 采样分钟左右。 采样方式 采样方式选用连续采集。动态采集方法与定点采集相比,采集过程中可以随时监测看到目前信号状态信息,防止意外的发生。 采样频率Hz 下,量测结构层在方向的波形,并利用SVSA软件的相关功能分析其自振频率和阻尼比。。 图3(底层地面的自功率谱图) 图4(第一层的自功率谱图) 图5(第二层的自功率谱图) 图6(第三层的自功率谱图) 图7(第四层的自功率谱) 图8(第五层的自功率谱) 图9(第六层的自功率谱) 图10(第七层的自功率谱) 5.2由实验得到的互功率谱如图所示: 图11(底层地面的互功率谱图) 图12(第一层的互功率谱图) 图13(第二层的互功率谱图) 图14(第三层的互功率谱图) 图15(第四层的互功率谱) 图16(第五层的自功率谱) 图17(第六层的自功率谱) 六、数据处理 6.1 自振频率的确定 根据脉动法理论,结构自振频率的识别可根据结构反应的自功率谱得到。当各测点的自功率谱峰值位于同一频率处时,该处的频率即为结构的自振频率。由前面得到的自功率谱图形可知:钢框架的一阶自振频率是4.28HZ,二阶频率为13.65HZ,三阶频率为22.71HZ。 6.2 振型的识别与近似 根据各楼层互谱幅值进行振型拟合,可得到钢框架前三阶的振型如表1所示: 楼层 第一阶 f=4.28HZ 第二阶 f=13.65HZ 第三阶 f=22.71HZ 振型 7F 1 1 -0.925 6F 0.981 0.809 -0.020 5F 0.186 0.010 0.888 4F 0.161 -0.296 1 3F 0.127 -0.501 0.0827 2F 0.089 -0.513 -0.913 1F 0 0 0 表一:前三阶的振型 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分析比较 将实测结果与SAP2000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固定周期的比较,结果如表二所示: 固有周期(秒) 实测 计算 方向 阶次 X 1阶 0.2336 0.27048 0.86 2阶 0.07326 0.08683 0.84 3阶 0.0440 0.04881 0.90 表二 实测周期与计算周期的对比 由实测和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钢框架结构的计算周期较实测周期稍微偏大,导致这样情况的因素可能是SAP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鹅岭公园调查报告.doc
- 重庆邮电大学简洁模板.ppt
- 重庆雾都宾馆客服使用资料.ppt
- 重油、原油购买合同进出口.doc
- 重点理解把握廉政八条.doc
- 重点耗能设备管理制度完整版.doc
- 重点龙岩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doc
- 重积分的几何及物理应用.ppt
- 重要会议应急预案.doc
- 野性的呼唤情节。读后感.doc
- 2026年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推荐.docx
- 2025年蓄热式烧嘴加热炉项目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图书共享仓储业跨区域资源调配与成本控制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图书出版行业与网络直播平台合作可行性报告.docx
- 2025年双排钩项目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电磁阀芯项目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贸易壁垒应对策略可行性分析.docx
- 手工(第三章PPT)课件.pptx
- 2025年胶管专用再生橡胶项目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农博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