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县蕲春敬老爱老的动人篇章.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授县蕲春敬老爱老的动人篇章

教授县蕲春4孝子发起争母大战 104岁母亲老有所依 住的新楼房,穿的新棉袄,四个儿子争着养,一日三餐由儿孙悉心服侍,蕲春县赤东镇三渡村103岁的老人余桂英,历经生活艰难,走过宣统、民国,见证了新中国由弱到强,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昨日,记者慕名拜访了这位老寿星。 14岁童养媳嫁给“哥哥” 天刚一亮,住在三儿子张年生家里的余婆婆,像往常一样准时起床。听到婆婆房里有动静,三儿媳妇甘兰琴笑眯眯地端着洗脸水走了进来。“洗脸、梳头,穿衣服都是她自理,不要我帮忙。”等到余婆婆收拾完毕,婆媳二人便开始了每日不可缺少的运动——房前屋后散步。 半个小时后,婆媳回到家里,看到睡在摇篮里的第四代曾孙醒了,余婆婆连忙把孩子抱起来,哼起“小乖乖,醒来了”的小调。老人说:“我有四个儿子,老伴1985年去世。除小儿子还没成家,已是五代同堂,有32个子孙,最小的第五代玄孙也已10岁了。” 余婆婆生于1909年,再过三个月就是她104岁的生日。她四个月时,被抱养到老伴张成来家里做童养媳。14岁那年,当听到“母亲”要她与“哥哥”成亲时,余婆婆一下子懞了,“怎么能嫁给哥哥呢?”说到这里,余婆婆不禁也笑起来。 谈起往事,余婆婆记忆犹新。她说,老伴家非常穷,全家只有一间房子,无田无地,靠公公和老伴打长工为生。公公和婆婆去世后,她就挑起了家里重担,租田种粮、讨米要饭,连树叶子都吃过。直到解放后,日子才慢慢好了起来。 四个儿子争着赡养老母 眼前的余婆婆气色尚好,说话思路清晰,旁人悄悄说话她都能听见。除因风湿双腿时常犯疼外,余婆婆身体没有其他毛病,从没住过医院。 余婆婆一生刚强,心胸很宽阔,不记仇,即使与人发生矛盾很快就忘了。对饮食没有要求,不挑食,每天早上一杯豆浆、一根油条或一块米糕;中晚餐吃一小碗米饭,牙齿还能咬比较硬的食物。每晚7点睡觉,天亮起床,从不恋床。 张年生告诉记者,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弟四人拉扯成人,除四弟婚事多有变故,他和二个哥哥也都是儿孙满堂的人。自从父亲去世后,他们几个兄弟再也没让母亲干活,争着接母亲同住。后来还是母亲选择跟三儿子同住。去年初,几个兄弟又发起“争母大战”,还开了家庭会,最后决定除四弟未成家,三兄弟每年接母亲住四个月,这才满足了大家膝前尽孝的心愿。 其实,余婆婆以前住在老三家,另三个儿子也是隔三差五来看她,每次都带来大包小包吃的穿的。孙子们回到家里,就陪老人聊天,讲外面新鲜事,还给她零花钱。余婆婆的大儿子张清和在北京买了房子,余婆婆曾五次去过北京,逛过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地方,只是长城没有去,这也是余婆婆常念叨的遗憾。 近年来,蕲春县老龄办和赤东镇领导定期到余婆婆家中走访,余婆婆加入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每月除领取养老金外,还能领到上级发放的高寿补贴。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