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权谋,智慧,曾国藩,止学,智典,兵书,谋略,策划,规划,智慧,心理学,交际,口才,处事,成功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 朋友们,你常和你的同事朋友谈及关于心眼这个话题吗?当你谈及这个话题时,你 又是往什么方向理解呢? 这是很多人常常要遇到的问题。词语有时候就这么怪:很多人“骂”别人“心眼多” ,言下之意是声明自己没什么心眼;很多人自己心眼很多,却在“骂”别人“没心眼”。 那么,心眼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提到“心眼”二字,就会引起众人褒贬不一的强烈反 应? 我的理解是:心眼的原生意义是没有属性的。是因为它服务于不同性格倾向或不同目 的的人,使心眼的所及之处无一例外地都产生了属性效应。因此,多一个心眼就好比多了 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害人也可以救人,既可以创造也可以破坏,既可以攻击也可以抵御, 既可以脱离危机也可以制造麻烦。 毋庸讳言,心眼用在好处就叫机智谋略,用在坏处就叫阴谋诡计。关键要看人们对你 这人的心眼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我很敬重生活中凡事比别人多个心眼的人,因为好的心眼是善眼,是明眼,是创造无 限机会之眼!所以,只要是好心眼,多多益善!因为每多出一个好的心眼,都意味着比他 人多得一个好的机会,同时也使自己多一份防险的保障。 但多个心眼并不是多个小心眼。那种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的小人之心眼,我看应该越 少越好,若是没有,那就更好。 多个心眼,就是多动脑思考。你不思考,别人就会思考;你思考的少,别人就思考的 多。思考是产生智慧的原点,而智慧又是制造一切成功机会的动力器,你没有思考或放弃 思考的权利,就无异于把成功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社交处世, 多长个心眼,危机时刻,多蹦个心眼,因为有心眼才能不断获取信息,有心眼才有洞察 力,有心眼才有创造力,多一个心眼,就多十倍成功的机会! 一、有心眼才能不断获取信息 说这个话题,容我先和大家“吹”个“牛”。也就是2005年中秋节,我使了个心眼, 花900元送出市值近万元中秋礼品的事。 这个行动得益于2005年我偶然中看到的一则报道,说是许多中秋月饼厂商中秋节过后 把大批积压的月饼报废的消息。当时我就多了个心眼:既然中秋过后要报废,肯定在中秋 之日会有“跳楼价”出现。这对我这爱送礼的人来讲自然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中秋那天上午,我到附近超市转了一圈,果然不出我所料:各月饼厂商在超市大搞 “特价”活动,于是我就设了个计谋:一是大量派送月饼,二是在中秋当晚8点15分送抵 对方手中。 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先在一个超市瞄上了原价496元已落到80元的中秋礼饼盒,等着 下午再落价时再买,然后我安排下属通知10个快递人员傍晚5点钟到我公司集合,告诉他 们有20份市内快递任务,当天傍晚4点,我再去这家超市,原来496元的礼饼盒果然又暴降 到每盒50元甩卖,我说我买多能不能再降?营业员经与厂家电话商量,底线为45元,我一 口气买了20盒,回公司后交待快递人员,把这些礼饼盒于当晚8点15分准时分别送抵20个 收礼人家中。盒上写到:8月15日8点15分——家圆事圆时也圆。 当晚,我收到了不尽的朋友的不尽的感谢的电话与短信。真可谓花最少的钱,做了最 贵的人情! 我之所以要跟诸位讲这件事情,并不是宣扬纯粹的标新立异,而是要证明这样一个道 理:凡事多个心眼就多个信息的渠道,信息处处是天机。 事实证明,要实现成功期待,不是我们没有机会,而是我们的眼睛往往被我们自己的 “晕轮”障眼了,我们把我们自己无所不能的脑动力自我束缚了,以致我们把很多本来可 能实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很多人看到别人什么事都抢在自己的前面,感到很纳闷:怎么这事我刚刚想到,人家 就已经在行动了呢?这是不是暗合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俗语?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因素,另一部分因素在于他对捕捉信息内涵的理解。这种理解, 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捕捉信息与知识能力没有必然关系;二是信息利用值讲究的是时效。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 电视连续剧《亮剑》播出后感动了很多人。其中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恰恰是那个生 长于晋中的土老帽李云龙——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怎么就能名扬当年的整个晋冀战场呢?道 理明摆着,李云龙就是比那些黄浦军校的人以及日本高级指挥官们多了个捕捉战场信息和 把握战机的心眼!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到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中来。有人说读了MBA不过是最好的管理 者,我十分赞同。当然,MBA的管理能力毋庸置疑,但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捕捉和信 息处理之上的,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捕捉上,投资人应该比MBA更强。为什么?道理同样 明摆着:因为MBA关心的是如何把企业管理得有条不紊,而投资人不但关心企业的赚钱, 还要关心投资的钱是否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