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 * * * 第二届全国禽病研讨会 热点关注 热点关注:禽流感、鸭黄病毒、传支、干扰素 关注禽流感 ▲流行现状 ?主要流行株 H5N1、H9N2,个别有H6亚型 ?H5N1对哺乳动物和人感染有进一步发展势头 1.H5N1对哺乳动物 (1)1996年广东鹅毒对小鼠不致病,2000年后H5N1可致死小鼠。 (2)2004年多个国家从猪体内分离出H5N1。 (3)我国、泰国均证实虎可以感染并致死,泰国120头虎、豹发病死亡。 (4)泰国、荷兰、俄罗斯、德国猫感染H5N1,可以致死,可自愈。 (5)俄罗斯、泰国证实流浪狗吞食H5N1病死禽可以致死。 2.H5N1对人危害 (1)2005年发病97人,死亡42人 (2)2006年发病111人,死亡72人 (3)2003年---2010年12月,全世界464人感染,268人死亡。 3.H5N1感染导致死亡的年龄分析 (1)90%四十岁以下,60%死亡。 (2)52%为20岁以下 (3)10-19岁死亡最高达76% (4)50岁以上死亡最低40%,5岁以下44% (5)30-39岁66% 3.H5N1可以母婴传播,日本发现苍蝇可以感染,野禽粪中线虫体内、乌鸦均发现H5N1,但鸽子对H5N1不易感。 4.H5N1致死人强,但不具备人传人的特性。 ?鸡粪必须进一步发酵才可以利用,鸡粪养鱼可导致鱼带毒,并可以大范围传播。 ?免疫鸡群免疫效果不稳定,发生非典型禽流感多见,会出现隐性带毒、排毒。传播慢,最长可达1个月,死亡不高(10%左右),高峰在发病后5-10天,死亡持续时间1-4周,与品种、抗体水平、毒株变异、继发感染的控制程度有关。 ?水禽、快大型肉禽发生禽流感的几率和带毒几率明显高于其他肉禽。 目前禽流感扩散的主要传染源,目前的防疫漏洞。 ?血清学检测:活禽交易市场中销售人员比一般人群高。 ?活禽交易、大范围转运 导致我国长期存在禽流感隐患。 ?现在一些免疫措施到位的鸡场也发生禽流感,值得关注。 ?秋末、初春是禽流感的高发季节。 ?不同厂家的禽流感油苗免疫效果差异很大,有时抗体差2-3个孔。 ?肉鸭免疫禽流感疫苗效果 ?鸡场一旦出现病例,应该立即对其他受感染鸡群紧急接种疫苗(每周一次,连用2-3次),可有效减少鸡群感染。 ?H9传播以空气传播为主,H5传播以接触传播为主。 ?H9近期发病急,2-3天就可以传遍全群,一周之内就可以传遍全场。 ?H9发病日龄提前,原来一般28日龄左右,现在提前到20日龄左右。 ?禽流感初期会出现眼睛流泪、肿头,眼睛变型现象。 ?支气管栓塞-----实验室分离病毒主要是H9 ?20日龄左右鸡免疫完新城疫疫苗后,2-3天左右出现呼吸道症状,蛋鸡免疫完新城疫疫苗出现排绿便现象,实验室分离主要与ND和AI混合感染有关。 ?冷应激是诱发AI和IB最大因素 ?变异毒株的出现原因:近几年强制免疫有关,病毒在疫苗的选择压力下,原型发生变异。 ?近期AI发生规律:22日龄后发生率在70%,16日龄--22日龄在20%左右,9日龄内发生率在10%左右。 ?肉种鸡感染AI后,孵化率低,孵化后期死胚增多,孵出的鸡死亡率高,1周内死亡最高,10%-20%左右。 2011年第一季度禽病PCR 检测 44总 H9 17 ND 4 IB 18 X因子 关注黄病毒 (鸭出血性卵巢炎) ?2010年种鸭出现新情况 产蛋大幅度下降,最初 怀疑AI 疫苗免疫 不理想 怀疑ND 疫苗免疫 不理想 怀疑减蛋综合症 疫苗免疫 不理想 应用恢复群产蛋做抗体治疗 不理想 常规抗病毒药,尤其化药治疗 不理想 病毒分离最终确定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坦布苏病毒。 ?病毒分类 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中,蚊传虫媒病毒中恩塔亚病毒群,国际分类属于坦布苏病毒。 ?坦布苏病毒的历史 1955年从马来西亚吉隆坡文字分离到,随后在马来西亚其他地区库蚊分离。 2000年从马来西亚患病的肉鸡分离到。 ?结论 由一种已知病毒引起,是老病原感染新宿主出现的新情况。该病毒无血凝性。 ?夏秋季节发病严重,蚊子是该病主要传播媒介,在鸭场中的麻雀目前也分离到了该病毒,说明也可以通过鸟类传播。 ?应激因素容易诱发(如接种疫苗、突
文档评论(0)